成语拼音:mèng hún diān dǎo
成语解释: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失去常态
繁体字形:夢魂顛倒
英文翻译:be carried away into a region of dreams
梦: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颠:1.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山颠。塔颠。2.颠簸:路不平,车颠得厉害。3.跌落;倒下来:颠覆。颠扑不破。4.跳起来跑;跑:连跑带颠。跑跑颠颠。5.同“癫”。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提到"梦魂颠倒"这个成语,你脑海中会不会浮现出一个人迷迷糊糊、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画面?比如老张最近迷上了拼图,有天凌晨三点还在客厅摆弄碎片,妻子起床倒水时发现他正对着半成品喃喃自语:"这朵花的颜色怎么和包装盒上的不一样?"——这种因为过度专注而产生的恍惚状态,正是"梦魂颠倒"的鲜活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是不是等同于简单的失眠?其实两者大不相同。上周公司新产品上线,市场部小王连续三天修改推广方案,有天在茶水间错把砂糖罐当成咖啡罐,还认真思考了半分钟"为什么今天的咖啡颗粒这么大"。这种因精神高度集中引发的行为错位,比单纯的睡不着觉更能体现"梦魂颠倒"的深层意蕴。
现代生活中这种现象是否普遍?看看地铁里那些戴着降噪耳机追剧的年轻人就明白了。我邻居家的高中生为了准备物理竞赛,有次洗澡时带着防水笔记本进浴室,结果花洒淋湿了演算纸上的公式推导——这种带着明确目标的"沉迷",和古代文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迷状态,本质上都是人类专注力的不同表现形式。
值得思考的是,这种状态是否完全负面?去年参加马拉松训练时,我有次穿着居家拖鞋就冲去便利店买运动饮料,结账时才意识到脚上的异样。正是这种暂时性的"魂不守舍",反而证明了我们正在全情投入某件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如果持续处于这种状态影响正常生活,就需要适当调整节奏了。
从心理学角度看,适度"梦魂颠倒"其实是心流体验的外在表现。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忘记饭点,画家创作时忽略天色变化,这种暂时性的现实感抽离,往往孕育着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找到专注与放松的平衡点,让我们的精神既能深入钻研,又能适时回归现实世界。
观察身边那些取得突出成绩的人,他们大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位做文物修复的朋友,曾因为研究唐代颜料配方,连续两周梦见自己在敦煌洞窟里调色。这种将专业追求融入生命体验的状态,或许正是"梦魂颠倒"在现代社会最积极的应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