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ēn luó wàn xiàng
成语解释: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成语出处: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指宇宙世界各种事物展现出的万千气象
繁体字形:森羅萬象
英文翻译:universal nature
森:1.形容树木多:森林。2.繁密;众多:森罗万象(纷然罗列的各种事物现象)。3.阴暗:阴森。4.姓。
罗:1.捕鸟的网:罗网。天罗地网。2.张网捕(鸟):门可罗雀。3.招请;搜集:罗致。网罗。搜罗。4.陈列:罗列。星罗棋布。5.一种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张网状物,用来使细的粉末或流质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绢罗。铜丝罗。把面过一次罗。6.过罗:罗面。把面再罗一过儿。7.质地稀疏的丝织品:罗衣。罗扇。轻罗。绫罗绸缎。8.姓。9.用于商业,12打(144件)为1罗。[英gross]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象:1.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2.(Xiàng)姓。3.形状;样子:景象。天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4.仿效;模拟:象形。象声。
提到“森罗万象”,许多人会联想到“包罗一切”的画面。比如站在高山上俯瞰一片原始森林,树木形态各异,藤蔓缠绕,鸟兽穿梭其间——这种看似杂乱却充满生命力的场景,正是“森罗万象”的生动写照。有人可能会问:为何要用这个词形容复杂现象?其实它强调的是多样性中的内在关联,就像生态系统里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再比如走进一座现代城市的科技园区,穿西装的白领、调试机器的工程师、送快递的小哥在同一空间里忙碌。有人困惑:这些毫不相干的角色为何能共处?答案藏在“森罗万象”的智慧里——社会的运转恰似精密仪器,看似无关的零件组合起来才能产生价值。这种包容差异的思维方式,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现代社会的协作本质。
有个有趣的观察:当代年轻人既热衷研究星座运势,又相信数据分析。表面看是矛盾,实则暗合“森罗万象”的哲学。有人质疑:玄学与科学怎能并存?但换个角度看,人类本就同时需要理性认知与感性寄托。就像中医用阴阳调和解释人体,现代医学用细胞代谢阐明原理,两种体系都在尝试诠释生命的奥秘。
我自己常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森罗万象”是否意味着要囫囵吞枣?后来发现,真正的关键在于建立认知框架。好比整理藏书,不是盲目收集所有书籍,而是按主题分类,既保留多样性又形成体系。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既能保持开放心态,又不会迷失方向。
最近参观敦煌壁画时深受触动:佛教故事、西域商队、唐代乐舞在同一面墙上交织。导游说这就是“森罗万象”的艺术表达。游客常问:不同时代的痕迹为何不修复统一?其实斑驳的层次感恰恰证明了文明的包容性。历史长河中的每次叠加,都在无声诉说着“和而不同”的永恒魅力。
当我们谈论“森罗万象”,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它既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非偏执的筛选,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的智慧。就像大海容纳百川却保持咸味,森林滋养万物却维持生态,这种包容与秩序并存的状态,或许正是应对现代性困惑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