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g
  • méi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ng méi lì yǎn

成语解释: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成语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四章:“白占魁横眉立眼,凶狠狠地要去赶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谓语、状语;指怒目而视

繁体字形:横眉立眼

英文翻译:anrgy

横眉立眼的意思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成语评论

横眉立眼”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眉毛竖起、眼睛瞪大,通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或严肃的样子。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说这个词能生动表现情绪?”其实答案很简单——它通过面部表情的夸张化描写,直接传递了强烈的情绪信号。

举个例子:老张发现儿子偷偷把家里新买的游戏机摔坏了,顿时横眉立眼地吼道:“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这句话里,成语不仅描绘了老张的愤怒,还暗示了矛盾积累的过程。但有趣的是,这种外露的情绪表达在生活中未必全是负面作用。比如在职场谈判中,甲方代表突然横眉立眼地拍桌,反而可能让乙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推动问题解决。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大家更讲究理性沟通,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我倒觉得它反而有了新用途。比如短视频创作者用“横眉立眼”的夸张表情制作搞笑内容,评论区常能看到“我妈看到我期末成绩单就是这个表情”的调侃。这种古今用法的碰撞,恰恰说明成语的生命力在于适应时代语境。

记得去年社区改造时,李阿姨对着乱停车占道的邻居横眉立眼地说:“再堵消防通道,我可要报警了!”结果当天下午物业就装了隔离墩。这个例子说明,适度的情绪表达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催化剂。不过要注意的是,若总是横眉立眼待人,可能被误解为难以相处,关键还是把握分寸。

观察发现,年轻父母教育孩子时用“横眉立眼”的频率在下降,更多人选择蹲下来平视交流。这种变化反映出社会对情绪管理的重视。但就像炒菜需要掌握火候,必要时的严肃态度依然不可或缺。当看到有人在地铁里霸占座位还出言不逊,或许正需要哪位乘客横眉立眼地站出来主持公道。

语言的魅力在于弹性运用。下次遇到需要强调立场的场合,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只是表情描写,更可以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就像老话说的“该柔时柔,该刚时刚”,情绪表达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用得恰如其分。

横眉立眼的造句

  1. 造句 旁边站了六七个五大三粗的海盗,横眉立眼的瞪着龙定一。
  2. 造句 看她急得横眉立眼的模样儿,顾宝忍不住的笑,突然觉得能多抓几条大鱼也挺好。
  3. 造句 薛雨真的横眉立眼、凶悍顿时消失,只剩下小女儿态。
  4. 造句 这个时候,表姨看到了我,自然是没有好脸色,横眉立眼,唧唧歪歪。
  5. 造句 听到中年商人不情愿,盗贼头领立时横眉立眼,凶狠地道:“你说什么?老子要你商队的女人是看得起你,别他娘敬酒不吃吃罚酒!”。
  6. 造句 唐大小姐站起身来,面向那魁梧大汉,横眉立眼的道:“唐魁!有没有受伤!从实招来!”。
  7. 造句 不想一到审讯室,却看到肖南横眉立眼的要对罗汉文他们动手,急忙制止住。
  8. 造句 朱宏?D本待道个歉,然后走人,却不想那年轻人甩开他的手,然后横眉立眼怒视着他道:“你这人怎的走路都不看前面?差点撞倒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