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o sū shī cuàn
成语解释: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成语出处:清 吴伟业《偶成》诗之十二:“冠栉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樵蘇失爨
英文翻译:To cut a tree and lose its cud
樵:1.柴:砍樵。2.打柴:樵夫。渔樵。3.姓。
苏:[sū]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指须头下垂物:流苏。3.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4.缓解,解除:以苏其困。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姓。8.同“噜”字“噜苏”。[sù]朝向:“苏刃者死”。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爨:1.烧火煮饭:分爨。分居异爨(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2.灶:执爨。3.姓。
“樵苏失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我们先拆开看看字面意思:樵夫砍柴(樵苏)却丢了生火做饭的锅(爨)。这其实是在比喻因小失大的行为,就像有人为了捡十块钱却弄丢了手机,或者熬夜追剧结果第二天考试挂科。为什么会用这么具体的生活场景作比喻呢?
举个例子:公司里的小王为了省500元快递费,坚持用普通物流寄送客户样品,结果包裹延误导致千万级订单黄了。这时候老板拍着桌子说:“你这简直是现代版樵苏失爌!”——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社会讲究效率至上,注重细节不是应该的吗?” 这里的关键在于优先级判断。就像装修房子时,有人纠结窗帘颜色搭配三个月,结果延误了整个入住计划。重点不是不要关注细节,而是不能让次要矛盾遮盖主要矛盾。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经验丰富的人,越懂得在“执着”和“放手”之间找平衡。就像老厨师不会因为少颗香菜就重做整锅汤,但一定会紧盯火候控制。这种抓大放小的智慧,正是避免“樵苏失爨”的关键。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就像下棋时不能只顾吃子而忽略布局,工作中不能为了完成KPI损害团队合作。下次遇到需要取舍的情况,不妨在纸上画出事项影响辐射图,用可视化的方式避免决策盲区。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最近有没有遇到过“樵苏失爨”的案例?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身边人。试着用“成本—收益比”的框架重新分析,或许会发现那些看似精明的选择,实际藏着意想不到的风险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