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ōu fēng měi yǔ
成语解释: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成语出处:清·秋瑾《自拟檄文》:“欧风美雨,咄咄逼人,推原祸始,是谁之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欧美的侵略
繁体字形:甌風美雨
英文翻译:the influences of wester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欧:1.姓。2.指欧洲:西欧。欧化。3.欧姆的简称。导体上的电压是1伏,通过的电流是1安时,电阻就是1欧。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美: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美。这里的风景多美呀!2.使美丽:美容。美发。3.令人满意的;好:美酒。价廉物美。日子过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胜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国:美圆。美籍华人。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欧风美雨”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它说的就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像风吹雨润一样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现在的年轻人一边吃火锅,一边刷美剧,周末可能去打卡网红咖啡店——这种中西混搭的生活方式,不就是“欧风美雨”的典型写照吗?有人可能会问:“这到底算文化融合还是文化入侵?”其实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关键看我们怎么消化吸收。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开了家茶馆,原本只卖龙井碧螺春,后来在留学女儿的建议下,推出了“抹茶奶盖配桂花乌龙”,结果生意火爆。有人质疑:“这不是丢了传统吗?”老王却乐呵呵地说:“老祖宗的茶具装着新式饮品,年轻人愿意走进来喝茶,传统文化反而活得更带劲了。”这种新旧碰撞,正是“欧风美雨”带来的奇妙化学反应。
在艺术领域更明显。北京798艺术区的旧厂房里,既能看见水墨丹青的国画展,也能碰到用VR技术创作的数字艺术。有观众嘀咕:“这还是中国艺术吗?”其实就像厨师做菜,用西式摆盘装东坡肉,味道没变,只是换了种呈现方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我们是否守住文化内核。
不过话说回来,完全照搬西方那套肯定行不通。就像前些年有的楼盘硬要修成罗马庄园,结果喷泉冬天结冰,拱门对着菜市场,怎么看怎么别扭。这种水土不服的案例提醒我们:接受“欧风美雨”不能盲目,得学会筛选过滤。就像吃西餐配筷子,用得顺手才是真的好。
我个人觉得,文化就像条大河,支流汇入反而让主流更壮阔。敦煌壁画里早有印度飞天,青花瓷上画过葡萄牙商船,这些历史上的“混血”都成了中华文明的瑰宝。如今面对新的文化浪潮,与其担心被冲垮,不如相信咱们五千年文明的消化能力——你看四川人能把辣椒变成川菜灵魂,说不定哪天汉堡也能包进肉夹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