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ǐ shì tǐ dà
成语解释:事体:事情。这事关系重大,牵涉面广。亦作“兹事体大”。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此事体大,乞垂圣鉴,特降中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分句;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此事軆大
英文翻译:this is a big problem
此:1.这;这个(跟“彼”相对):此人。此时。由此及彼。此呼彼应。2.表示此时或此地:就此告别。谈话就此结束。从此病有起色。由此往西。3.这样:长此以往。当时听劝,何至于此。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哎哟喂,这事儿可真是“此事体大”啊!举个例子,公司要调整全年战略方向,老板开会时一拍桌子:“各位,此事体大,咱们必须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你看,这种场合用成语既显得正式,又能强调事情的严肃性。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只能在职场用吗?”害,哪儿的话!朋友找你借钱买房,你犹豫半天憋出一句:“兄弟,此事体大,容我回家跟媳妇商量商量。”这不也挺接地气嘛!关键是要用在需要强调事情重要性的场景。
话说回来,我发现现在年轻人用这个成语的时候总爱加表情包。要我说啊,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就该正儿八经地用。上周邻居装修想拆承重墙,物业老张急得直跺脚:“这事儿可此事体大,弄不好整栋楼都得晃悠!”您听听,这话比发十个[惊恐表情]都有分量。
有个冷知识您可能不知道,这成语最早出现在明朝的公文里。当年治黄河水患,工部官员奏折里写着“治河之事体大,非朝夕可成”。要我说,古人这遣词造句的功夫,可比现在某些只会说“绝绝子”的强多了。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用这成语时得注意语气。有回见个小伙跟女朋友说:“今晚吃什么这事儿体大,我得查半小时大众点评。”结果直接被姑娘翻白眼——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儿就别装大尾巴狼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场合!看场合!看场合!
说到底啊,成语就像调味料,用对了提鲜,用错了齁嗓子。下次遇到关键决策时,不妨来句“此事体大”,保准让您的发言瞬间提升三个档次。得嘞,今儿就唠到这儿,希望这些例子能让您用起这个成语来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