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hòu chén
成语解释: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成语出处: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步后塵
英文翻译:Follow suit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哎呦,说到"步后尘"这个成语,估计不少人会挠头:"这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就像你跟在前辈屁股后头走,踩着人家脚印往前挪。比如老张带新人小王做项目,小王完全照搬老张的方法,这时候就能说:"小王这操作,完全是在步老张的后尘啊!"
不过问题来了——为啥总有人爱步后尘呢?这得说到人性中的"稳妥心理"。就像咱们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跟着成功案例走确实省心啊!你看那些连锁奶茶店开得满大街都是,说白了都是互相步后尘的典型例子。但话说回来,要是人人都只会模仿,创新这事儿谁干?
举个有意思的历史段子。明朝那会儿有个书生进京赶考,非要把前辈的应试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结果考题换了,他还在那摇头晃脑背旧文章。考官批了句:"东施效颦,徒步后尘耳!"您瞧瞧,这不成反面教材了?所以说啊,该学的时候学,该变的时候还得变。
不过话分两头说,也不是说步后尘就一无是处。刚入行的小白跟着师傅学手艺,不就得先当一阵子"跟屁虫"?关键是得明白什么时候该踩脚印,什么时候要自己开路。就像学骑自行车,扶着墙练是必须的,但总不能一辈子不撒手吧?
现在这时代变化快得跟坐火箭似的,光会步后尘可要吃大亏。拿直播带货来说,第一批吃螃蟹的都火了,后来跟风的十个里有八个赔得底儿掉。这时候就得琢磨新花样,搞点别人没玩过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底啊,"步后尘"就像把双刃剑。用好了是传承经验,用不好就成了没主见的应声虫。关键得看时机、看场合、更要看自己有没有突破的胆量。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咱们得活学活用才行。下次遇到机会,您说是稳稳当当地踩脚印,还是另辟蹊径闯条新路?这事儿啊,可得好好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