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ǐ yào miàn zǐ
成语解释: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成语出处: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面子
繁体字形:死要靣子
英文翻译:Die for face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死要面子”到底是个啥状态?举个常见的例子:小明刚毕业工资不高,但同学聚会时非要抢着买单,结果月底只能啃泡面。这时候朋友问:“为啥不AA呢?”小明嘴硬:“这点钱算什么!”——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为了面子硬撑”,哪怕自己吃亏也得维持表面的风光。
为什么有人明知吃力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举个例子:王阿姨看到邻居买了新车,第二天就去贷款换了同款,逢人就说“我家早就想换了”。其实背后是害怕被比下去的心理在作祟。这种攀比式消费,往往让人陷入“面子挣到了,里子却空了”的怪圈。
职场里也有这种情况吗?张主管把项目失误全推到实习生身上,表面看保住了领导权威,实际上团队都知道真相。这种“死守面子不认错”的做法,反而会让同事失去信任。有时候主动说句“这是我的责任”,可能比硬撑更有智慧。
现代人真需要那么多“面子”吗?观察地铁里那些宁可用碎屏手机也不换国产新机的年轻人,或是朋友圈里永远光鲜的“精致生活”,你会发现:当“别人眼中的自己”变得比真实感受更重要时,我们可能正在用自由兑换虚荣。
有没有折中的办法?李姐家的故事挺有意思:孩子考上职高,她最初觉得没面子不肯办酒席,后来想通了改成家庭旅行。结果既没浪费钱,还收获了真实快乐。这告诉我们:把“面子标准”从他人眼光转向自我认可,生活反而更轻松实在。
说到底,“要面子”本身不是错,就像出门前整理仪容是基本礼仪。但若为此透支钱包、扭曲事实、违背内心,那就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面子,究竟是为别人装的,还是为自己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