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ū fāng tóng zhì
成语解释:犹殊途同归。
成语出处:《隋书·儒林传序》:“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殊方同致
英文翻译:All in one
殊:1.不同:殊途同归。2.副词。很;极:殊佳。殊堪告慰。3.突出;特别:殊勋。4.死。“殊死”二字常连用:殊死战。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致:1.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致函。致电。致欢迎词。向大会致热烈的祝贺。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致力。专心致志。3.达到;实现:致富。学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残。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将地址写错。6.姓。7.情趣:兴致。景致。别致。有致。毫无二致。8.精密;精细:细致。精致。工致。
“殊方同致”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换个说法就容易理解了: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最终都奔着同一个目标去。比如一个团队里,有人喜欢用数据分析做决策,有人更依赖直觉判断,虽然路径不同,但最后都能拿出靠谱的方案——这不就是典型的“殊方同致”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强调方法不同呢?其实这里藏着个重要启示:达成目标的路上没有标准答案。就像有人通过直播带货创业,有人开实体店经营,还有人做跨境电商,三种模式看似差异巨大,但都能实现“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本质目标。这种多样性恰恰是社会活力的来源。
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案例:两个设计师接到同样的品牌升级需求。A设计师花了三个月做市场调研,B设计师直接带着团队去目标用户家里住了两周。最后两家方案都被客户采纳了,前者用数据说服董事会,后者用真实生活场景打动人心。你看,方法论差异越大,反而越容易碰撞出创新火花。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在的时代。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平的,但每个地域、行业乃至个体都有独特的生存智慧。就像外卖骑手熟悉城市毛细血管般的近道,程序员擅长用算法优化配送路线,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组合起来,才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下次遇到意见分歧时,不妨想想“殊方同致”的智慧。与其争论谁的方法更正确,不如先确认目标是否一致。毕竟在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议题上,科学家研发清洁能源和农民实践生态农业,看似不相关的努力,其实都在为可持续未来添砖加瓦。
有个朋友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她想改善亲子关系,试过读育儿书、参加家长课堂,后来发现每天和孩子一起做顿饭效果最好。这件事提醒我们:有时候看似“不专业”的笨办法,反而能直击问题核心。方法论没有高低之分,关键要看是否真正触达本质。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你正在筹备婚礼,是选择传统酒店宴请,还是来场目的地旅行结婚?无论选哪种形式,核心不都是创造值得珍藏的回忆吗?生活里处处藏着“殊方同致”的哲学,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用开放心态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