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ào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ú yào kǔ kǒu

成语解释: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规劝

繁体字形:毒藥苦口

英文翻译:Poison bitter

毒药苦口的意思

毒:[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瑁。

药:1.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多指能吃的、敷的或熏洗的)。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药。杀虫药。3.医治:不可救药。4.毒杀:药老鼠。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成语评论

哎哟,这成语"毒药苦口"听着挺吓人,但仔细琢磨还挺有意思的。咱先举个栗子:小明考试前沉迷游戏,他同桌直接怼他"你现在玩得爽,考砸了别后悔",小明当时气得翻白眼,结果成绩出来果然凉凉——这不就是典型的"毒药苦口"吗?忠言听着扎心,但道理确实在理。

那问题来了:为啥好话非得裹着苦味?你品,你细品,这就像喝中药似的。老张劝小年轻少熬夜,说"你现在熬的夜,都是将来医院的VIP卡",虽然语气冲,可比轻飘飘的"早点休息"管用多了。有时候直击痛点的建议,才能让人真的支棱起来。

说到这儿啊,我突然想起个职场案例。前同事总爱说"这个方案绝对没问题",结果提案被甲方秒拒;反而是那个总爱挑刺的老李,每次提意见都像往人伤口上撒盐,但改出来的方案就是能过审。你看,毒舌的反馈虽然让人浑身难受,但确实能提升工作质量。

不过个人觉得啊,现代社会更需要"苦药裹糖衣"的表达方式。就像我师父教我做报表,不会直接说"你这数据像乱码",而是"这表格要是能像地铁线路图那样清晰,甲方爸爸肯定给你点赞"。既点出了问题,又给足了改进动力——这才是当代沟通的艺术嘛。

最后唠句实在的,遇到"毒药苦口"的建议,先别急着炸毛。就像吃麻辣火锅,刚开始呛得流眼泪,多吃两口就品出香味了。那些敢跟你说逆耳忠言的人,说不定才是真心盼着你好的老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