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ǐ wū kě fēng
成语解释: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成语出处:前蜀 杜光庭《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无向隅不获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形容很多
繁体字形:比屋可封
英文翻译:every house deserves a rank of nobility -- there are wise men everywhere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封:1.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封王。分封诸侯。2.姓。3.封闭: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来。4.(封儿)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赏封。信封。5.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一封银子。
哎,你别说,这“比屋可封”的成语还挺有意思的!它原本是说如果家家户户都有德行高尚的人,那每一家都值得被封赏。不过现在嘛,更多用来夸赞一个地方风气特别好,人人都有闪光点。比如最近有个朋友搬了新小区,跟我说:“我们这儿邻居见面就打招呼,垃圾分类都自觉,真是比屋可封啊!”你看,这词儿用在这儿是不是特贴切?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到底咋用才不算生搬硬套?”嘿,说白了就是得抓住“群体优秀”这个核心。比如你夸一个创业园区:“别看这儿公司规模小,但团队个个有绝活,简直是比屋可封!”既点出了整体氛围,又突出了个体能力,听着就自然多了。
不过我得说句实在话,现在用这成语的场景确实不多。倒不是说它过时了,而是咱们更习惯用大白话夸人。但要是哪天想给文章加点文化味儿,或者写个锦旗啥的,“比屋可封”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比如社区搞评选,挂个“睦邻友善,比屋可封”的横幅,既有文化底蕴又接地气。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问题:这成语放现在职场能用吗?别说,还真行!上礼拜参观个科技公司,人家墙上贴着“创新无大小,比屋可封”的标语。意思是说不管部门大小,每个团队都有拿得出手的创新成果。这么一用,既激励员工,又显得公司有格局。
其实用成语就像炒菜放调料,关键得看火候。比如你夸朋友老家:“你们村从村头到村尾,家家出状元,这不成比屋可封了嘛!”既带了点幽默感,又把人家家乡夸到位了。不过要注意啊,可别对着刚拆迁的城中村用这词,那场面得多尴尬啊!
说到底,语言本来就是活的。就像我老家有句俗话:“好话不嫌多,妙用见真章”。“比屋可封”这种成语,用得巧了就像给对话撒了把芝麻——香得很!下次要是遇见个特团结的班集体,或者特靠谱的志愿者团队,不妨试试这词,保准让人听着心里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