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à
  • p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ǐ hú lú huà piáo

成语解释:比喻照样子模仿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比葫蘆畫瓢

英文翻译:Compared with gourd and gourd

比葫芦画瓢的意思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葫:1.〔葫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2.大蒜的别称。

芦:1.芦苇:芦花。芦根。芦席。2.姓。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瓢:用来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比葫芦画瓢”,这成语可太有意思了!举个栗子吧:小明看到网上有人用纸板做机器人,自己也跟着捣鼓,结果整出个四不像的“纸箱怪”,还被老妈吐槽“你这叫比葫芦画瓢,光有样子没灵魂啊!”你品,你细品,是不是特别形象?

等等,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想说啥?说白了,就是只模仿表面却抓不到精髓嘛!比如有人学大师写书法,光盯着笔画的粗细描,结果字写得像蚯蚓爬,完全没力道。你说气不气人?这时候就得问自己:“我到底在学形,还是在学神?”

不过嘛,模仿本身也没啥错!就像新手学做菜,总得先对着菜谱一步步来对吧?关键是不能永远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的阶段。举个亲身经历:我表姐开烘焙店,刚开始完全复制网红配方,结果客人说“味道太普通”。后来她琢磨着把本地水果加进去,哎您猜怎么着?现在天天排长队!

这里头藏着个门道——模仿是跳板,创新才是王道!就像玩拼图,照着原图拼是基本功,但真正的高手会自己设计图案。有人可能要杠:“那刚开始总得先学会基础吧?”这话没毛病!但就像学骑自行车,总不能永远挂着辅助轮对不对?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比葫芦画瓢这事儿吧,就跟学游泳一个理儿。最开始套着游泳圈扑腾没问题,可要想真正畅游,总得扔掉辅助工具。下次看到别人模仿得有模有样时,不妨多问一句:“这葫芦里装的是旧酒,还是新酿?”

比葫芦画瓢的造句

  1. 造句 看到这时,杨叶才反应过来,他就像生锈的机械,比葫芦画瓢的把手放在胸前:你也好外星人。
  2. 造句 当第二座聚元阵终于被狄林比葫芦画瓢地刻画完成时,明显不论气象、还是狄林的神情,都远不如单独的第一座聚元阵。
  3. 造句 那是宋首领画好的图样,我只是比葫芦画瓢。
  4. 造句 对于素描丝毫没有功底的方俊来说,即使是比葫芦画瓢也不可能这么快,而且描的偏差率竟然那么的低。
  5. 造句 自己只不过是先打个草稿,为了方便胡古月那小子比葫芦画瓢,省得不知道怎么做罢了。
  6. 造句 我突然想起杨高曾经对我说的这句话,赶紧比葫芦画瓢说了出来。
  7. 造句 胡闹!他点了你连半柱香时间都不到就能自解,这算什么点穴?不过是比葫芦画瓢,碰巧蒙上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