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
  • q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 qíng wù lǐ

成语解释:人情事理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廿一经》:“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了如指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情事理

繁体字形:民情物理

英文翻译:Folk physics

民情物理的意思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成语评论

民情物理”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其实说白了就是“摸清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搞懂事物的客观规律”。比如成语“因地制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某地常年干旱缺水,村民想种水稻却总失败,后来专家建议改种耐旱作物,结果收成翻倍——这就是先摸清“民情”(当地条件),再结合“物理”(作物特性)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成语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成语“顺水推舟”表面是说顺着水流划船省力,实际是教人做事要借势而为。比如社区想推广垃圾分类,如果只是强硬规定,居民可能抵触;但如果先调研大家的生活习惯,在扔垃圾高峰期安排志愿者指导,效果反而更好。这背后正是“民情”与“物理”的结合。

再来看“见微知著”这个成语。有个真实案例:某村庄井水突然变浑,老村长立即组织排查,结果发现是上游工厂违规排污。小事背后藏着大隐患,及时处理避免了健康危机。这种从细节洞察全局的能力,本质上就是既要懂“物理”(水质变化的科学原理),也要知“民情”(村民的日常用水习惯)。

有人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些老智慧吗?”其实科技越发达,越需要这种接地气的思考。比如直播助农看似是新技术,但做得好的主播都会先了解农民的真实困境(民情),再结合平台算法规则(物理)调整策略。那些盲目追求流量、不懂产品特性的直播间,往往热闹一时就消失。

个人认为,“民情物理”的核心在于打破“想当然”的思维。就像“庖丁解牛”的故事,屠夫能精准下刀,是因为他熟悉牛的筋骨结构(物理),也懂得如何省力(民情)。这种思维放在今天,可以是产品经理深入用户场景,也可以是政策制定者走进田间地头。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藏在具体的生活细节里。

最后看“量体裁衣”这个成语。服装店老板发现,同一尺码的衣服总有人穿着不合身。后来改为提供基础版型+局部调整服务,既控制成本又满足个性化需求。这种既尊重客观条件(物理上的布料限制),又照顾个体差异(民情中的体型不同)的做法,或许就是古老智慧给现代商业的启示。

"民情物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