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chōng zhì jiāo
成语解释: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氣充志驕
英文翻译:High spirited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充:1.满;足:充沛。充分。充其量。2.装满;塞住:充电。充塞。充耳不闻。3.担任;当:充当。充任。4.冒充:充行家。以次充好。打肿脸充胖子。5.姓。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骄:1.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戒骄戒躁。胜不骄,败不馁。2.猛烈;炎热:骄阳。
“气充志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公司里刚升职的小王,开会时打断同事发言,坚持自己的方案“绝对正确”,结果项目因为细节疏漏出了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气充志骄”现象。他沉浸在升职的喜悦中,高估了自己的判断力。
为什么人会“气充志骄”?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突然获得权力或成就时,大脑会分泌大量多巴胺,这种愉悦感容易让人忽视潜在风险。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小孩总想撒把骑行,误以为自己掌握了全部技巧。
记得刚工作那年,我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意外获奖。庆功宴上听着领导夸奖,我也曾飘飘然地认为“做什么都能成”。直到后来在简单任务上连续犯错,才明白当时的自信已经越过了理性的边界。
如何避免这种状态? 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建立“冷静伙伴”机制。古代将军出征前会安排谋士专门唱反调,现代人则可以找信任的朋友定期给自己“泼冷水”。科技公司CEO张敏就在采访中透露,她要求团队每周必须找出三个决策漏洞。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成功后反而更谨慎。就像水稻成熟时弯腰,真正的能力往往与谦逊并存。下次当我们感觉“无所不能”时,不妨先深呼吸三次,问问自己:“这个决定经得起推敲吗?”
保持适度自信与清醒认知的平衡,或许才是应对“气充志骄”的最佳解药。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昨天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明天的思维枷锁,唯有持续学习才能让优势真正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