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xiāo dǎn duó
成语解释:形容畏惧到极点。
成语出处:《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氣消膽奪
英文翻译:To dissipate one's Qi and seize one's courage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消:1.消失:烟消云散。冰消瓦解。红肿已消。2.使消失;消除:消毒。消炎。打消。3.度过(时间);消遣:消夜。消夏。4.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消说。只消三天。5.姓。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气消胆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常见。比如,小明原本信心满满地去参加演讲比赛,结果一上台就忘词,结结巴巴说不下去。这时候他满脸通红,手心冒汗,原本的自信像气球被扎破一样“咻”地没了——这就是典型的“气消胆夺”。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紧张有什么区别?其实,“气消胆夺”更强调“瞬间失去气势”的状态。比如你熬夜准备了一个月的方案,却被领导当场否定,那一瞬间的错愕和无力感,就像被人抽走了所有力气,连反驳的勇气都没了。这时候的沉默,不是不想说话,而是“胆”被“夺”走了。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曾在公开场合发言时突然大脑空白,整个人僵在台上。后来发现,与其强行装镇定,不如坦然接受这种情绪。深呼吸三次,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在能做什么”上,哪怕是自嘲一句“看来今天状态有点掉线”,反而能让自己放松下来。毕竟谁没有过“气短”的时候呢?
有意思的是,这种看似负面的状态,有时候反而是转折点。就像武侠小说里,主角被打得“气消胆夺”后突然顿悟新招。现实中,当我们的固有认知被打破时,反而能腾出空间接纳新思路。去年有个创业者朋友,在项目失败后消沉了半个月,后来却说:“那段时间虽然难熬,但让我看清了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生活中处处有这类“气消胆夺”的瞬间。考试失利时瘫坐在椅子上,工作搞砸后盯着电脑屏幕发呆,甚至吵架吵到一半突然语塞。这些时刻其实在提醒我们:人不是永动机,允许自己偶尔“断电”,反而是种智慧。就像弹簧压到最低点才会反弹,暂时的泄气也许是为下一次蓄力做准备。
下次当你感觉“气消胆夺”时,不妨试试这个小方法:把此刻的感受写在便签纸上,然后揉成团扔进垃圾桶。这个动作本身就像在说:“现在的狼狈我收下了,但接下来的故事由我续写。”毕竟生活这场大戏里,没有人能永远保持主角光环,但每个人都有重新按下播放键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