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成语解释: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成语出处:《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英文翻译:Water can carry a boat or capsize it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载:[zǎi]1.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千载难逢。2.;刊登:登载。刊载。转载。载入史册。载于该刊第五期。[zài]1.装载:载客。载货。汽车上载满了乘客。载誉归来。2.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载。过载。3.充满(道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4.姓。5.又;且:载歌载舞。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亦:1.也(表示同样);也是:反之亦然。人云亦云。2.姓。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覆:1.盖住:覆盖。被覆。天覆地载。2.底朝上翻过来;歪倒:颠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同“复2”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我们常听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但它的实际含义究竟是什么?想象一下:一艘船能安稳航行,是因为水提供了浮力;可一旦遭遇风浪,水也可能瞬间吞没船只。这背后其实藏着一条朴素的道理——事物的两面性往往取决于人的选择。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社交媒体原本是连接世界的工具,有人用它学习知识、拓展视野,但也有人沉迷其中虚度光阴。就像唐太宗曾用“水舟之喻”提醒自己重视民心,隋炀帝却无视百姓疾苦导致王朝倾覆。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的载体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答案其实藏在人的主观能动性里——是顺应规律还是逆势而为,决定了结局的走向。
现代企业管理中也能看到这个原理的映射。某知名科技公司早期通过用户反馈改进产品,如同顺水行舟迅速壮大;但当它开始忽视用户体验、盲目追求利润时,很快遭遇口碑滑坡。这种转变印证了一个事实:载体的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与载体互动的方式。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精妙之处在于揭示了动态平衡的重要性。就像骑自行车,保持前进的关键不在于绝对静止,而在于不断调整重心。工作中常见这种现象:严格的制度能规范行为,但过度僵化又会扼杀创新。关键在于找到“载”与“覆”之间的黄金分割点。
观察自然现象会发现更多启示:春雨润物细无声,但持续暴雨可能引发洪灾;火焰能带来温暖光明,失控时却会造成毁灭。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任何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与其纠结载体的危险性,不如培养驾驭风险的能力。
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水舟哲学”给予我们重要启发:既要对自然规律保持敬畏,也要相信人类的智慧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像冲浪者不会诅咒海浪汹涌,而是通过练习掌握与海浪共舞的技巧。当我们学会在动态中把握平衡,就能将潜在的危机转化为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