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成语解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成语出处:《孙卿子》:“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不危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英文翻译:The water carries the boat, the water covers the boat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则: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载:[zǎi]1.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千载难逢。2.;刊登:登载。刊载。转载。载入史册。载于该刊第五期。[zài]1.装载:载客。载货。汽车上载满了乘客。载誉归来。2.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载。过载。3.充满(道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4.姓。5.又;且:载歌载舞。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则: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覆:1.盖住:覆盖。被覆。天覆地载。2.底朝上翻过来;歪倒:颠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同“复2”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乍一听有点绕,但背后的道理其实特别贴近生活。比如一家公司,员工就像是“水”,老板和管理层是“舟”。如果老板懂得倾听员工的意见,合理调整工作节奏,大家干劲十足,公司自然蒸蒸日上(这就是“载舟”);但如果老板一味压榨员工,忽视大家的诉求,最后人心涣散,公司可能瞬间垮掉(这就是“覆舟”)。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实它讲的是“依赖与风险并存”。水和舟的关系,本质是一种互相成就又互相制约的平衡。就像父母和孩子,父母提供支持,但过度控制反而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尺度。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社交媒体上的“网红”和粉丝。粉丝的追捧能让网红一夜成名(载舟),但如果网红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比如传播虚假信息或煽动情绪,最终可能引发舆论反噬,甚至被封号(覆舟)。这种动态关系提醒我们,任何依靠群体力量的事物,都需要敬畏规则和人性。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双向视角”。它没有单纯夸赞水的力量,也没有只强调舟的脆弱,而是点出了两者共生的复杂性。比如环保问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科技(载舟),但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崩溃(覆舟),这时候再厉害的科技也救不了自己。这种辩证思维,放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是管理团队、经营关系,还是处理社会问题,这句话都在提醒我们:成就你的力量,也可能变成颠覆你的隐患。真正聪明的人,不会把“水能载舟”当作理所当然,而是时刻保持清醒,主动去维护那份动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