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ǐ
  • shēn
  • h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语解释: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水深火熱

英文翻译:the water is deep and the fire is hot

水深火热的意思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热: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成语评论

水深火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深水和烈火,常用来形容极端艰难、让人无法喘息的处境。比如:“连续三个月的加班,让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水深火热之中,连周末都成了奢侈。”这种表达方式能让人瞬间联想到被压力和疲惫包围的画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水深火热’而不用‘困难重重’?”其实关键在于画面感。当你说“公司裁员、项目停滞、客户投诉不断,整个团队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听众脑中会立刻浮现出同时被水淹没和火焰炙烤的双重困境,比单纯说“困难”更有冲击力。

在历史场景中,这个成语同样适用。比如描述战争年代:“1938年的黄河决堤事件,让数百万百姓一夜之间陷入水深火热——洪水冲毁家园,饥荒接踵而至,活着成了最大的挑战。”这里既包含自然灾害的“水深”,也暗含生存危机的“火热”。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有了新用法。比如年轻人自嘲:“月底还完花呗和房租,钱包比脸还干净,这种水深火热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用夸张的语气将经济压力转化为带有黑色幽默的表达,反而缓解了焦虑情绪。

关于成语的生命力,我认为关键在于“贴地飞行”。就像“水深火热”既能描述宏大历史事件,又能调侃日常生活琐事,这种跨越时空的适应性让它始终活跃在语言前线。下次遇到棘手情况时,不妨试试换个角度使用它——毕竟连成语都在努力与时俱进,我们又何惧挑战呢?

水深火热的造句

  1. 造句 爱心是沙漠的一泓清泉,使水深火热的人感到沁人心脾的清凉。
  2. 造句 战争的烽火连年不断,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3. 造句 旧社会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 造句 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5. 造句 毫无疑问,在一开始,拉齐奥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6. 造句 而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根本仍未能脱离水深火热的景况,惨淡经营,挣扎求存,这才是众多企业现实的写照。
  7. 造句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疮痍满目,哀鸿遍野,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8. 造句 暴政猛于虎,搞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主政者仍未觉醒。
  9. 造句 东汉末年,朝野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黄巾大起义终于暴发了。
  10. 造句 我刚入伍的那段日子,因为不习惯,每天过得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水深火热"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