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 guò
  • g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ú guò yú gòng

成语解释: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商品

繁体字形:裘過于供

英文翻译:demand outstrips supply

求过于供的意思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供:[gòng]1.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着水果。2.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审者口述案情。也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供认。口供。[gōng]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应。供参考。这间房子供厂长午间休息。

成语评论

求过于供”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需求超过了供应”,但实际使用中常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要求超出其能力范围”的情况。比如工作中,老板给员工布置了远超其时间、精力的任务,却怪他效率低,这就是典型的“求过于供”——要求像一座山,资源却只有一杯水。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单纯的‘要求高’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合理性。比如家长希望孩子考满分,如果孩子平时成绩稳定且学习态度认真,这叫高要求;但如果孩子基础薄弱、压力过大,家长还强行施压,就成了“求过于供”。就像硬让自行车跑出高铁速度,结果只能是车链断裂。

生活中这类现象随处可见。某朋友曾向我吐槽:公司要求她一周完成三个项目的策划案,同时兼任客服和会议记录。这就像让一把剪刀同时完成裁剪、缝纫和熨烫——工具再锋利也难胜任。这种情况下,“求过于供”不仅降低效率,更会引发焦虑:当要求与能力严重失衡时,人就像被拧紧的发条,随时可能崩断。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商业领域反而可能成为机遇。比如某网红餐厅刚开业时,因预订量暴增导致服务瘫痪,这种“甜蜜的烦恼”倒逼他们快速优化预约系统。可见“求过于供”像把双刃剑:在人际关系中容易制造矛盾,在市场竞争中却能激发创新。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弹性调整的空间。

我观察到,现代人容易陷入自我要求的“求过于供”陷阱。有位自由职业者朋友,同时接五份兼职还要坚持每日健身、读书,结果连续熬夜病倒。这让我想到马拉松选手不会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全程——合理分配资源,比盲目加码更重要。毕竟,可持续的努力,比短期的超额付出更有价值。

面对“求过于供”的困境,或许该学学古人“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智慧。就像装修房子时,硬要把三室一厅塞进宫殿式家具,不如根据实际空间选择适配的款式。对他人的期待、对自己的要求,都需要找到那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平衡点。毕竟,健康的关系和成长,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极限施压。

求过于供的造句

  1. 造句 印刷用纸若是求过于供,便会影响出版品的及时问世。
  2. 造句 Plus手机初期,因市场求过于供,不少人更信以为转手便可获利,纷纷大量入货,造成一机难求的渴市情况。
  3. 造句 物贵说明货物不足,求过于供,物贱说明货物有余,供过于求。
  4. 造句 他认为,让“富豪签证”求过于供才是策略的重点。
  5. 造句 姚思荣认为,近年香港酒店一直求过于供,加上香港酒店房间大小及配套,逐渐落后于内地城市,但价钱较贵,可能令内地客有物非所值之感。
  6. 造句 供过于求时价格降,求过于供时价格升。
  7. 造句 同时,由于开工进度不足,三季度推货量大大减少,“求过于供”可能将进一步加剧,房价存在着被进一步推高的可能。
  8. 造句 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9. 造句 在多伦多、温哥华和卡加利这三大城市,更是求过于供,所以看不到房屋有跌价的风险。
  10. 造句 二手房房价由此上升,显然会把更多的购房者推进一手房市场,导致一手楼市求过于供,这又有可能推高房价从而影响到整个一手房和二手房房价。

"求过于供"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