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g
  • huái
  • h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g huái hé hàn

成语解释: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江河等

繁体字形:江淮河汉

英文翻译:Jianghuai and Hehan

江淮河汉的意思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淮:1.淮河,水名,发源于河南,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2.姓。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汉:1.汉水:江淮河汉。2.汉族:汉语。3.天河;银河:银汉。4.成年男人:老汉。好汉。5.朝代名。1.(前202—220)。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8—23)。自刘邦称汉王起,包括“新”,史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为曹魏所灭。西汉、东汉合称两汉。2.三国之一(221—263)。刘备建立。在今川、云、贵、渝及陕西南部。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为曹魏所灭。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刘知远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为后周所灭。4.十国之一(917—971)。刘䶮(yǎn)建立。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为北宋所灭。5.十国之一(951—979)。刘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为北宋所灭。

成语评论

江淮河汉”常被用来泛指中国的主要水系,但作为成语使用的情况较少。若以这四个字为基础展开联想,不妨看看与水系相关的成语如何融入生活场景。

自问:为什么古人喜欢用江河比喻时间?“江河日下”形容事物逐渐衰落,比如:“这家老字号的口碑像江河日下,再不改革就要被市场淘汰了。”这种比喻源于人们对河流奔涌向前的直观感受——水流永不停歇的特性,恰似时间的不可逆转。

自答:地理特征如何影响成语创作?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催生出“淮橘为枳”的典故。比如:“他在北方研发的技术,到南方却像淮橘为枳,水土不服导致效果减半。”这种地域差异的观察,展现了古人从自然现象中提炼智慧的能力。

个人观点:成语中的水文意象至今鲜活我曾目睹黄河治理工程将“河清海晏”从理想变为现实。如今用这个词形容社会稳定时,既延续了文化基因,又赋予其新时代内涵。这种古今意涵的叠加,恰是汉语生命力的体现。

自问:如何让年轻一代理解传统成语?试着将“汉官威仪”这类历史感浓厚的词汇现代化:“新任CEO带着汉官威仪般的气场走进会议室,瞬间镇住了窃窃私语的团队。”通过职场场景的嫁接,抽象概念立即变得可感可知。

水脉孕育的成语如同文化基因库,既有“如鱼得水”的生存智慧,也藏着“泾渭分明”的辩证思维。当我们拆解这些词汇时会发现:流淌在语言长河中的,不仅是古人的观察记录,更是跨越时空的思维密码。下次看到水文类成语时,不妨多想想背后的地理烙印与人文温度。

江淮河汉的造句

  1. 造句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南进以来,转战江淮河汉,形成“品”字形的态势,进而完成面的占领,建立了强大的中原解放区,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2. 造句 “潘卢伍叶,谭左徐杨,龙凤虎豹,江淮河汉”。
  3. 造句 当我南征大军完成战略展开,并严重威胁江淮河汉间各战略要地的时候,敌人就给弄得手忙脚乱,无法招架。
  4. 造句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把“江淮河汉”四大水相提并论。
  5. 造句 然后他笔锋一转,盛赞南阳的解放使“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地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6. 造句 是故,言及河流,中国自古有“江淮河汉”之说。
  7. 造句 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
  8. 造句 江淮河汉今属谁?红旗十月满天飞。
  9. 造句 从古至今,信阳一直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0. 造句 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