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 móu zhòng lǜ
成语解释:见“沉谋研虑”。
成语出处: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阮文达公拟疏》:“是沉谋重虑,制胜万里,师徒不劳,兵矢未折,功莫伟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沉謀重慮
英文翻译:Be thoughtful
沉:1.(在水里)往下落(跟“浮”相对):石沉大海。星沉月落,旭日东升。2.物体往下陷:地基下沉。3.使降落;向下放(多用于抽象事物):沉下心来。沉得住气。把脸一沉。4.(程度)深:沉醉。沉痛。睡得很沉。5.分量重:箱子里装满了书,很沉。6.感觉沉重(不舒服):胳膊沉。头沉。“沈”
谋:1.主意;计谋;计策:阴谋。足智多谋。2.图谋;谋求:谋生。谋害。为人类谋福利。3.商议:不谋而合。4.姓。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虑:1.思考:考虑。深谋远虑。千虑一得。2.担忧;发愁:忧虑。疑虑。顾虑。过虑。不足为虑。
沉谋重虑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生活中其实处处能用。比如同事小王接手新项目时,连续三周下班后还在办公室画流程图,这算不算沉谋重虑?要我说啊,这不仅是认真,更是用系统性思维在搭建护城河。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思考有什么区别?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家的面馆疫情期间要转型,别人建议直接上外卖,他却先做了周边三公里竞品调研,又测试了三种包装盒的保温效果,最后连配送路线都模拟了三次——这就是沉谋重虑的完整样本,不是拍脑袋决定,而是像拼乐高一样搭建每个决策模块。
在职场新人李婷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诠释。她负责年会策划时,不仅准备了三套方案,还特意调查了去年参与者的匿名反馈。当有人质疑"搞个活动至于这么麻烦",她用实际数据说服团队调整了餐饮方案。这种用事实说话的底气,正是深度谋划赋予的铠甲。
有个有趣现象: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沉谋重虑反而越显珍贵。上周朋友想转行做自媒体,我建议他别急着买设备,先花两周记录自己的内容消费轨迹。结果发现他80%时间都在看美食视频,最终定位清晰多了。你看,按下暂停键的谋划,反而能加速抵达目标。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太耗时间,但以我参与产品设计的经验来看,前期每多花1小时梳理逻辑,后期能省下10小时返工时间。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地基,谋划阶段看似静止,实则是为后续动作积蓄势能。当别人在表面忙乱时,沉谋者早已在底层架构上布好棋局。
最后分享个观察:真正擅长谋划的人,往往都掌握了"望远镜+显微镜"的双重视角。既能跳出当下看全局,又能聚焦关键细节。这种思维弹性,或许就是沉谋重虑在现代社会的新注解——不是古板的计划,而是动态的智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