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wéi zhòng lǜ
成语解释:犹深思熟虑。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今天深惟重虑,明太平以弼朕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深惟重慮
英文翻译:Be thoughtful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惟:1.同“唯”。2.思想;思考:思惟(现在通常写作思维)。3.文言助词。常用在年、月、日之前:惟八月既望。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虑:1.思考:考虑。深谋远虑。千虑一得。2.担忧;发愁:忧虑。疑虑。顾虑。过虑。不足为虑。
“深惟重虑”这个成语,字面上是“深入思考、反复权衡”的意思。比如,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做决定总是特别慢?”其实答案就在这个成语里——他们不是犹豫不决,而是在进行深层次的利弊分析。例如一位创业者面对融资方案时,连续三周比对不同投资机构的条款,最终选择了既能保证股权结构稳定又能提供战略资源的合作伙伴。
再比如家庭场景中,父母为孩子选学校的过程常常体现深惟重虑。有位母亲在家长群里分享:“我们实地走访了六所学校,看了师资报告,还对比了课外活动安排表。”这种不厌其烦的调研背后,正是希望为孩子创造最优教育环境的慎重考量。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发展这么快,深惟重虑会不会耽误时机?”其实关键在于平衡。某科技公司产品经理的经历就是例证:当团队急着推出新功能时,他坚持多花三天做用户场景模拟测试,结果发现了三个可能引发客诉的隐患点。这种“慢决策”反而避免了后续更大的损失。
我观察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深惟重虑的价值不降反升。去年帮朋友策划自驾游路线时,我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研究天气规律、道路状况和备选方案。结果遇到突发暴雨时,备用路线让我们顺利避开塌方路段。这种周全准备带来的安全感,是匆忙决定无法比拟的。
值得注意的是,深惟重虑不等于过度纠结。就像装修房子时,设计师小王会建议客户:“主材选择要重点比较环保性和耐用性,软装配饰倒不必苛求完美。”这教会我们区分决策优先级——在核心问题上深入思考,在次要环节适当放手,才是智慧的思考方式。
决策质量往往取决于思考深度。那些看似顺风顺水的成功案例,剥开表象总能发现大量隐蔽的调研与推演。下次面临重要选择时,不妨给自己创造安静的思考环境,像整理混乱的毛线团那样,把复杂问题逐层梳理清晰。这样的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抵御风险的最佳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