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jīn yǐn yǔ
成语解释:谓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第六卷:“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指箭术高明
繁体字形:没金飲羽
英文翻译:Myrrh
没:[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殁”:病没。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饮:[yǐn]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饮。饮料。饮食。饮水思源。2.可以喝的东西:冷饮。3.饮子:香苏饮。4.中医指稀痰。5.心里存着;含着:饮恨。[yìn]给牲畜水喝:饮牲口。马饮过了。
羽:1.羽毛,鸟的毛:羽翼。2.鸟类或昆虫的翅膀:振羽。3.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没金饮羽”这个成语听起来很陌生,到底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古代一位神箭手在战场上拉弓射箭,箭头深深扎进敌将的盔甲,旁观者惊呼“此箭没金饮羽,真乃神力!”这里既夸赞了箭术高超,也侧面烘托了武器的锋利。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百步穿杨’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形容精准,但“没金饮羽”更强调穿透坚硬物体的力量感。比如描述现代射箭比赛中,选手一箭射穿10厘米厚的靶板,记者写“这一箭堪称没金饮羽”,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力道与技巧的结合。
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比如同事三天解决了困扰团队半年的技术难题,你可以调侃:“你这解决方案简直是没金饮羽啊!”既有趣又突出了问题的难度和解决的高效。这种表达比单纯说“厉害”更有画面感。
有人疑惑:“现在都用枪炮了,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成语还有必要学吗?”我认为,语言的价值在于传递意象。就像我们依然用“刻舟求剑”讽刺守旧,用“破釜沉舟”形容决心,“没金饮羽”承载的精准突破的意象,在科研攻关、商业竞争等领域依然鲜活。
观察发现,这类成语往往藏着古人对专业精神的敬畏。当代人追求“快速迭代”,但“没金饮羽”提醒我们:某些领域仍需要像打磨箭镞般的专注。就像芯片制造中,工程师为0.1纳米的精度反复试验,这种追求何尝不是现代版的“没金饮羽”?
语言就像箭囊里的箭,用对了场景就能直击人心。下次遇到需要强调“精准突破”的时刻,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或许能像那支穿透金属的箭,为你的表达增添意想不到的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