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dǎn huī gān
成语解释:沥胆披肝。
成语出处:唐·罗隐《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竭尽忠诚
繁体字形:瀝膽隳肝
英文翻译:Liver drain
沥:1.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沥血。2.一滴一滴落下的液体:余沥。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隳:[huī]毁坏;崩毁:“隳人之城郭。”[duò]古同“惰”,懒惰。
肝: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
“沥胆隳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或信念,愿意付出全部心血,甚至牺牲自己。比如,一位科学家为了攻克技术难题,连续几个月泡在实验室里,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这就可以说是“沥胆隳肝”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掏空自己”的精神真的值得提倡吗?其实,成语背后强调的是专注和奉献的态度,而不是盲目消耗健康。比如,一位老师为了帮学生准备竞赛,每天早起备课、深夜答疑,虽然辛苦,但看到学生进步时的成就感,反而让她充满动力。这种“心甘情愿”的付出,才是成语传递的积极内核。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里有个志愿者团队,疫情期间自发组织物资配送。他们冒着风险穿梭在楼栋之间,有人累到嗓子哑了还在坚持。这种“沥胆隳肝”的行动,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源于对邻里的责任感。从这个角度看,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真正的投入往往来自内心的热爱或使命感。
不过,过度解读成语也可能带来误解。有人觉得必须“苦大仇深”才算努力,其实未必。我认识一位程序员,他开发软件时经常通宵工作,但他说:“代码跑通的那一刻,就像解开一道数学题一样爽快。”你看,同样是“沥胆隳肝”,有人觉得痛苦,有人却乐在其中——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是否找到了值得坚持的方向。
现代人常说“躺平”和“内卷”,似乎和“沥胆隳肝”格格不入。但换个角度想,当我们真心喜欢一件事时,谁没经历过废寝忘食的时刻呢?就像孩子搭乐高忘了吃饭,画家创作到忘记时间。或许,成语的真正启示是:找到那个让你愿意“忘记计较得失”的事情,远比强迫自己硬扛更重要。
下次听到这个词,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正在为什么事情全力以赴?这种付出是否让我感到充实?答案可能会帮你区分“盲目拼命”和“有价值的投入”。毕竟,沥胆隳肝不该是自我感动的标签,而是内心火焰自然燃烧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