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ún luò fēng chén
成语解释:沦落:因生活所迫而漂泊、堕落;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多指女子因生活所迫沦为妓女。
成语出处:元 苍子安《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淪落風塵
英文翻译:fall into prostitution
沦:1.沉没:沉沦。沦于海底。2.没落;陷入(不利的境地):沦落。沦陷。沦为奴隶。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沦落风尘”这个成语常让人联想到古代女子因命运不济而被迫从事低贱行业的故事。比如《红楼梦》中尤三姐的经历,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她本出身官宦人家,却因家道中落,最终在世俗压力下选择以歌舞娱人。但这里有个问题: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女性吗?
其实在现代语境中,“沦落风尘”的适用范围早已拓宽。比如我们可以说:“那位创业者在资金链断裂后,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摆地摊,朋友都感叹他这是沦落风尘。”这里既保留了“因困境改变生存方式”的核心含义,又打破了性别限制。这说明语言始终随着社会认知在进化。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是否带有贬义?关键在于使用场景。若用“她虽沦落风尘,却始终保持着读书写诗的习惯”这样的句子,反而能突出人物在逆境中的坚守。就像淤泥中的莲花,环境虽劣,品格犹存。这种反差恰是汉语表达的精妙之处。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在于它承载着对人生命运的深刻观察。当代年轻人面对职场挫折时,不妨以“暂时的沦落风尘”来自我宽慰——只要保持本心,今天的低谷或许正是明日转折的起点。毕竟白居易早就在《琵琶行》里写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成语时要注意语境适配度。比如在科技行业报道中说“这家公司的产品沦落风尘”就显得突兀,但若形容某位艺术家为谋生转行送外卖,用“暂时的风尘岁月”就能引发更深层的情感共鸣。语言就像调色板,关键在于如何调配出最贴切的色彩。
最后想说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尘故事”。与其纠结成语的原始含义,不如关注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那些在直播行业重新出发的中年人,转型做家政服务的白领,他们何尝不是在用新时代的方式演绎着“沦落风尘”的另一面?生活这本大书,永远比词典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