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qīng hǎi jié
成语解释: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河清海竭
英文翻译:River and sea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竭:1.尽:竭力。力竭声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干涸:枯竭。山崩川竭。3.姓。
“河清海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某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老板突然宣布要全员涨薪30%。同事悄悄吐槽:“这事要是能成,除非河清海竭!”这里用自然界的极端现象,比喻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太阳打西边出来”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表达“不可能”,但“河清海竭”自带画面感——黄河水变清澈需要几十年沉淀,海水干涸更是违背自然规律,这种双重否定比单一直白的俗语更有文学韵味。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其实能看到类似“河清海竭”的现代版。比如当朋友说要用AI完全替代人类编剧时,你可以笑着回应:“等你的剧本拿奥斯卡,那才是河清海竭呢!”既保留了成语的智慧,又增添了时代气息。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来调节谈话氛围。上周邻居大妈说社区要建五星级游泳池,我接话道:“真要实现那可是河清海竭咯!”大家都笑起来,既表达了合理质疑,又避免了正面冲突。古老的语言智慧,在现代社交中依然闪着微光。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成语就像往拿铁里加肉桂粉——适量提味,过量呛人。与其在工作会议上甩文言文,不如留着和朋友侃大山时惊艳四座。语言本为沟通服务,用得恰到好处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