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í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ì gǔ zhí jīn

成语解释: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泥古执今

英文翻译:The past holds the present

泥古执今的意思

泥:[ní]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2.像泥的东西:印泥。枣泥。[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墙。泥炉膛。2.死板;不灵活:拘泥。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执:1.拿着;掌握:执笔。执政。2.坚持;固执:执意不肯。3.捉住:被执。4.凭证;单据:执照。回执。5.执行:执法施令。6.交谊深厚、志趣相同的朋友:执友。父执。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成语评论

泥古执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挺有意思。咱们先看个例子:老王经营着一家传统糕点铺,坚持用爷爷传下来的配方和手工制作方法,连包装纸都要用老式油纸。别人劝他试试机器生产或网络销售,他却摆摆手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改!”结果店铺生意越来越冷清,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这家店的存在。这时候问题来了——老王到底是“坚持传统”还是“固步自封”?

其实这就是“泥古执今”的典型表现。字面意思是“拘泥于古法,执着于现状”,但核心在于思维僵化。比如有个科技公司,十年前靠某个软件功能取得成功后,始终不愿升级系统,觉得“以前能赚钱现在也能”。结果竞争对手用更智能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这家公司反而成了反面教材。这提醒我们:过去的经验能当指南针用,但不能直接当地图用啊。

有人可能会问:“尊重传统和泥古执今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保持开放心态。就像京剧名角王老师,他既严格传承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又主动和动画公司合作开发戏曲IP,把《三岔口》改编成短视频在B站传播。这种既守根本又敢创新的做法,就和死守旧规矩的“泥古执今”形成了鲜明对比。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这种思维模式。我家楼下有家书店就是个好例子——前几年店主死活不肯做线上销售,坚持“实体书的质感无法替代”,结果差点倒闭。后来在顾客建议下开通了借阅+咖啡+读书会的复合模式,现在反而成了网红打卡地。可见关键不在于要不要传统,而在于能不能在变化中找到新出路。

话说回来,为什么总有人陷入这种思维陷阱呢?心理学上有个“现状偏见”,意思是人们倾向于维持熟悉的状态。就像用惯了按键手机的老人,刚开始用智能机时总觉得不如旧手机“靠谱”。但真正可怕的不是开始时的抵触,而是拒绝尝试的固执。毕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适度的弹性才是长久之道。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能把老字号玩出新花样的品牌,往往都懂得“传中有变”的智慧。比如某百年茶庄,既保留传统制茶工艺,又开发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冷泡茶包。这种既尊重根源又主动适应的态度,或许就是破解“泥古执今”困局的钥匙。毕竟,传统就像大树的根系,创新则是不断生长的新枝,两者本就可以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