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èi
  • gān
  • cháng
  • d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èi gān cháng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伤心时

繁体字形:涙干腸斷

英文翻译:weeping one's eyes out and heart-broken

泪干肠断的意思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肠: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成语评论

提到"泪干肠断"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极度的悲伤场景。比如一位母亲得知孩子遭遇意外时,瞬间瘫坐在地,哭到泪干肠断,连邻居都不忍心上前安慰。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述,精准传递出人类面对重大打击时的情感极限状态。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其实它抓住了情感表达的"临界点"——当泪水流尽,连内脏都仿佛被割裂,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既符合汉语的审美传统,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就像现代人说"心碎成二维码",本质上都在寻找突破常规的比喻方式。

在当代生活中,虽然直接使用这个成语的情况减少,但类似的情感依然存在。比如程序员辛苦三个月的项目被突然叫停时,那种喉咙发紧却说不出话的状态,就是"泪干肠断"的现代版本。有趣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用"我裂开了"这样的网络用语来表达类似感受。

有人认为这种古老成语已经过时,我倒觉得它们像情感坐标,帮助我们定位不同层次的悲伤。当普通的"难过"不足以描述心情时,"泪干肠断"就派上了用场。就像烹饪时,常规调料不够用时就需要动用珍藏的香料。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在影视剧中仍保持活跃。当古装剧主角经历生离死别时,导演往往会用特写镜头对准演员干涸的眼眶和颤抖的双手,此时画外音配上"泪干肠断"的解说,确实比直白的台词更有感染力。这种视觉与文字的双重冲击,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的巧妙融合。

面对生活中的艰难时刻,或许不必强求用多华丽的词藻。重要的是理解每个成语背后的情感逻辑,就像"泪干肠断"提醒我们:极度的悲伤终会过去,正如干涸的泪腺总会重新分泌泪水。这种认知本身,就是跨越古今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