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ō yóu jiù huǒ
成语解释: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
繁体字形:潑油捄火
英文翻译:extinguish a fire with oil
泼:1.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向外洒,使散开:扫地时,泼一点水,免得尘土飞扬。2.蛮横不讲理:撒泼。3.有魄力;有生气;有活力:他做事很泼。大伙儿干得真泼。
油:1.指动物的脂肪和从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牛油。花生油。石油。2.一种液体食品:酱油。3.用桐油、油漆等涂抹:窗、门油饰一新。4.被油弄脏:衣服油了。5.圆滑;不诚恳:油腔滑调。这人太油了。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提到“泼油救火”,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用油去灭火,听起来不是火上浇油吗?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矛盾点就在这里——它描述的是一种看似在解决问题,实则让事情变得更糟的行为。
举个例子:小明和同事因为项目分工闹矛盾,领导为了调和,临时加派了更多任务给两人,结果双方压力更大,矛盾反而升级。这种“为了缓解冲突而增加负担”的做法,就像往火里泼油,不仅没扑灭火,还让火势更猛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人做出这种适得其反的举动呢?根据我的观察,很多时候是因为急于求成,没看清问题的本质。比如家长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直接没收设备导致亲子关系破裂;或者商家为提升销量盲目降价,反而让品牌价值受损。这些情况都像是“泼油救火”的现实版。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解决问题前需要先冷静分析。就像炒菜时油锅起火,专业厨师都知道盖锅盖比泼水更有效。生活中遇到棘手问题时,或许该先退一步,找到真正的“火源”,而不是凭直觉行动。
有趣的是,现代职场中这种现象依然常见。我曾见过团队为了赶进度连续加班,结果效率反而下降。这时候需要的可能不是更严格的管理,而是调整工作节奏。毕竟,人的状态就像火焰,持续加压反而容易失控。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现在的做法是灭火还是助燃?有时候,停下来喝杯茶的时间,比急着行动更有价值。毕竟,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藏在冷静后的思考里,而不是条件反射式的应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