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zhú
  • j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òng zhú qí jiān

成语解释:洞烛:洞察;洞悉。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力强;看问题敏锐。

成语出处:《明史 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洞燭其姦

英文翻译:see through sb . 's treachery

洞烛其奸的意思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奸:1.奸诈:奸笑。奸计。老奸巨猾。2.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奸臣。3.出卖国家、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汉奸。内奸。为党除奸。4.自私;取巧:藏奸耍滑。这个人才奸哪,躲躲闪闪不肯出力。5.奸淫:通奸。强奸。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来唠唠这个成语——洞烛其奸。说白了,它就是指看穿别人的阴谋诡计,就像拿着灯笼把黑暗角落照得透亮。那这成语到底怎么用呢?举个栗子哈:老张发现同事小王总在报销单上做手脚,当场把假发票和真收据摆桌上说:"你这点小把戏,我早就洞烛其奸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这和"火眼金睛"有啥区别?您别说,还真不一样!洞烛其奸更强调主动识破诡计的过程,就像刑警查案时抽丝剥茧,而火眼金睛更像天生具备的识别能力。比方说《西游记》里孙悟空能看穿妖怪变化,这叫火眼金睛;但包公断案时层层推理戳穿伪证,这才叫洞烛其奸

再整点接地气的例子。菜场大妈发现鱼贩子在电子秤下垫泡沫板,立马掏出自带弹簧秤:"大兄弟,你这增重的套路我三年前就洞烛其奸了!"看见没?这种日常场景里藏着大智慧,关键是要保持观察力。要我说啊,现代人刷短视频看直播带货,更得练就这本事,别被滤镜和美颜迷了眼。

说到这儿,想起个历史故事。北宋名臣寇准有次宴请同僚,有人偷偷在酒里掺水,他举杯抿了一口直接笑道:"诸位怕是把我当三岁孩童?这兑水的伎俩早被洞烛其奸。"您瞧,这反应既保全了面子,又敲打了对方,比直接撕破脸高明多了。

要培养这种能力可不容易,得做到三点:一是遇事别急着下结论,二是多留心细节异常,三是积累社会经验。就像我邻居李婶,靠着二十年居委会工作经验,谁家闹矛盾她听两句就能洞烛其奸,简直比测谎仪还灵。

最后唠点实在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洞烛其奸不仅是防骗技能,更是生存智慧。但咱也别草木皆兵,保持适度的警惕就好。毕竟老祖宗还有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看破不说破,才是真正的高手风范呐。

洞烛其奸的造句

  1. 造句 尽管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我公安人员却早已洞烛其奸,正伺机将其抓获。
  2. 造句 唐风一副洞烛其奸的表情,把胖子那点小心思全部都看出来了。
  3. 造句 提高警觉,洞烛其奸,掌握攻防技巧,避免与之纠缠。
  4. 造句 且善洞烛其奸,若是一般小官想欺瞒贪赃枉法之事,定会百不一贷毫不放过。
  5. 造句 谢天地洞烛其奸地说:“别拿妈当借口,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6. 造句 苏樱洞烛其奸,虚与委蛇一番后,取出这种药丸,诡称清灵镇痛丸让江玉郎服下,还假顺其意帮江玉郎揉肚子,以助药力发散,令江玉郎自作自受,吃了不少苦头。
  7. 造句 余佳听谢天地一口气说完,长哦一声洞烛其奸地指着谢天地说:“你昨天又是取车又是跑仓库,外出一整天就是为了把妹妹给卖掉啊?”。
  8. 造句 我就说他若使诈,四弟定能洞烛其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