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àng
  • zǎi
  • xi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àng zǐ zǎi xiàng

成语解释: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

成语出处:《三朝北盟会编》:“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而都人亦呼季彦为浪子宰相。”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浪子回头成为名人

繁体字形:浪子宰相

英文翻译:Prime Minister of prodigal son

浪子宰相的意思

浪:1.波浪:风平浪静。乘风破浪。白浪滔天。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浪。声浪。3.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浪费。4.逛:到街上浪了一天。5.姓。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宰:1.主管;主持:主宰。2.古代官名:县宰。邑宰。3.姓。4.杀(牲畜、家禽等):屠宰。杀猪宰羊。5.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挨宰。宰人。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成语评论

浪子宰相”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对吧?浪子总让人联想到不务正业,宰相却是手握大权的国家栋梁。这词儿到底想说啥?举个例子,张三年轻时沉迷游戏、逃课挂科,谁都以为他废了;结果工作后突然发力,从基层销售一路干到公司副总,同事私下都叫他“浪子宰相”——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前半生荒唐,后半生逆袭”。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把“浪子”和“宰相”凑一块儿?这其实藏着中国文化的独特智慧。就像《水浒传》里的浪子燕青,表面看是风月场高手,实际文武双全、重情重义。历史上真实的“浪子宰相”李邦彦更绝,年轻时混迹市井写黄段子,后来竟当上北宋宰相处理军国大事。这种反差恰恰说明,人的潜力不能单看某段经历就下结论。

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是夸人还是骂人?我的看法是,重点在“转变”而非标签。就像现在有些创业者,前二十年可能折腾过摆摊、炒股甚至破产,但失败经验反而成了管理公司的养料。关键看有没有把“浪”的劲头转化为“宰”的能力。毕竟现代社会,跨界转型早就不稀奇了。

再往深了想,“浪子宰相”其实在提醒我们别急着贴标签。我有个做风投的朋友,专挑简历“不靠谱”的创业者投——比如辍学开酒吧的,辞职骑摩托车环游世界的。他说这些人往往比按部就班的更敢打破常规。当然这有风险,但创新本来就需要点“浪”的基因,只要关键时刻能稳住舵盘。

说到底,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可能性”。它像块双面镜,一面照着过去的荒唐,一面映出未来的担当。就像苏轼写李邦彦:“市井言语,不足为宰相;宰相器量,亦未必尽在市井。”放在今天,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能力不在于你曾经是谁,而在于你选择成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