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ǎi wū chóu tiān
成语解释: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祝人长寿
繁体字形:海屋籌添
英文翻译:Sea house preparation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筹:1.计数目或用作领取物品凭证的用具:竹筹。2.谋划:统筹兼顾。3.计策;办法:一筹莫展。
添:1.增添;增加:添人。添水。添枝加叶。如虎添翼。添了三十台机器。2.指生育(后代):他家添了个女儿。3.姓。
“海屋筹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字面上看,“海屋”指海上的房屋,“筹添”则是不断添加筹码,合起来常被用来比喻事物持续积累或祝福长寿。比如有人创业十年,从一家小店做到全国连锁,朋友祝贺时会说:“你这事业真是海屋筹添,越来越红火了!”这里既夸赞了成果的积累,也暗含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积少成多’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积累,但“海屋筹添”更侧重持续性和规模感。比如一位老师坚持每天写教学笔记,十年后出版成书,同事评价道:“这些年的心得海屋筹添,终于成了体系。”这里不仅说量变,更突出了知识架构的完善过程。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去年邻居王叔退休后开始学国画,每天雷打不动练两小时。上个月社区画展上,他的山水长卷引得众人赞叹。王叔自己却说:“我就是海屋筹添,每天添一笔罢了。”这种日拱一卒的智慧,或许正是现代人需要的定力。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用法。某科技公司年报里写道:“用户数据海屋筹添,为算法优化提供坚实基础。”这里将传统意象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积累隐喻,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种古今结合的使用方式,反而让老成语焕发了活力。
如果要给年轻朋友提建议,我会说:与其焦虑“什么时候才能成功”,不如把目标拆解成“海屋筹添”式的每日进度。就像程序员小张告诉我,他坚持每天写30行代码,三年后竟独立开发出了APP。这种看似微小的持续叠加,往往比突击式的努力更有后劲。毕竟,真正的成长就像海浪拍岸,每一次冲刷都在悄然改变海岸线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