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ān dī wēi lì
成语解释:涓:细流;滴:水珠。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 晋史》卷上:“贪取涓滴之微利,而自弃丘山之大功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利
繁体字形:涓滴微利
英文翻译:Little profit
涓:细小的流水:涓埃。涓滴。
滴: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水穿石。汗往下直滴。2.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上几滴油。3.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汗滴。水滴。4.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滴汗。两滴墨水。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涓滴微利”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小钱也能积少成多”。比如你每天省下一杯奶茶钱,一个月下来可能就够买一本喜欢的书。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小的钱,真的值得在意吗?其实问题的核心在于:积累的价值是否会被时间放大。答案是肯定的——就像沙滩上的沙粒,单看一粒微不足道,但成千上万粒就能堆成沙堡。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王开了一家网店,每单利润只有几块钱,但他坚持优化服务、提升效率。一年后,虽然单笔利润没变,但订单量翻了三倍,总收入反而超过了预期。这时候可能有人疑惑:为什么非要盯着小钱不放?背后的逻辑是:小利润背后往往隐藏着可复制的模式。当规模扩大时,涓滴微利就会像溪流汇成江河。
生活中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会忽略超市找零的硬币,觉得“这点钱没用”。但如果把这些硬币存进储蓄罐,年底可能会发现足够交一个月水电费。这里的关键矛盾是:人们容易低估持续行为的长期影响。我自己就曾用这种方法存下旅行基金——每天20元,半年后竟凑够了去海边的路费。
商业领域也不乏这样的案例。某共享单车公司最初每单收入不到1元,但通过千万级用户的使用频次,最终形成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这回答了另一个常见疑问:小利润如何变成大生意?答案藏在“规模效应”四个字里——当基数足够大时,微利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代社会讲究效率,盯着小钱会不会浪费时间?我的观察是:关键在于平衡。既要有捕捉小机会的敏锐,也要有判断哪些值得坚持的眼光。就像农民播种,既需要细心照料每株秧苗,也要懂得在丰收时收割。这种思维模式,或许比单纯计较金额大小更有价值。
最后想说,涓滴微利的智慧不仅适用于金钱。时间管理、知识积累甚至人际关系中,那些看似微小的正向投入,往往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带来惊喜。下次遇到小机会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个选择,是否正在为未来的可能性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