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uān dī bù yí

成语解释:涓:细流;滴:小水珠。一点一滴也不遗漏。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

成语出处: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形容十分严密

繁体字形:涓滴不遺

英文翻译:Trickle down

涓滴不遗的意思

涓:细小的流水:涓埃。涓滴。

滴: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水穿石。汗往下直滴。2.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上几滴油。3.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汗滴。水滴。4.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滴汗。两滴墨水。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成语评论

涓滴不遗”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连一滴水都不漏掉,比喻做事细致周全,不遗漏任何细节。比如有人整理文件时把每页纸都编上序号、贴上标签,还检查了三次,同事问他:“有必要这么麻烦吗?”他笑着说:“涓滴不遗才能避免出错啊。”

这个成语适合用在哪些场景?想象你在策划活动时,有人反复确认嘉宾名单、座位表和话筒电池,这种周全的态度就是“涓滴不遗”的典型表现。上周我帮邻居王阿姨核对社区活动的物资清单,她硬是拉着我数了三遍签到本,当时还觉得有点小题大做,结果活动当天真的发现少准备了两支签字笔——你看,细节果然决定成败。

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这种态度?在快递员老张身上我找到了答案。他送货时总会拍照记录包裹的六个面,有次客户投诉箱子破损,老张立刻调出照片证明是运输途中挤压造成的。这种“滴水不漏”的习惯,既保护了自己,也让客户心服口服。我常想,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保持系统化思维的人反而更珍贵。

过度追求完美会不会适得其反?去年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把会议纪要写得像小说,连谁喝了几口水都记录在案,结果被主管提醒“重点信息要像沙里淘金”。这件事让我明白:真正的“涓滴不遗”不是记流水账,而是像老中医把脉那样,既能感知细微变化,又能抓住关键脉络。

下次看到妈妈把剩菜装进密封盒还要贴上日期标签,别再说她太较真。这种生活智慧里藏着“涓滴不遗”的真谛:把每个环节做到可控,才能让平凡的日子过得稳稳当当。就像我书房那盆绿萝,每天定时浇水、每周转方向,三年过去依然翠绿如新——有些事看似琐碎,坚持下来自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