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yú dé shuǐ
成语解释: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成语出处:《新唐书·契苾何力传》:“何力被执也,或谗之帝曰:‘何力入延陀,如涸鱼得水,其脱必遽。’帝曰:‘不然。若人心如铁石,殆不背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危难得到解决时
繁体字形:涸魚得水
英文翻译:Dry fish get water
涸:积水无存:干涸。枯涸。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涸鱼得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快要干死的鱼突然得到了水,常用来形容绝境中遇到转机。比如,一位创业者连续亏损半年,眼看资金链要断裂时,突然拿到了投资人的支持,这就可以说:“他就像涸鱼得水,公司瞬间活了过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总用来描述“雪中送炭”的场景?其实它的核心在于强调“及时性”——困境中的微小帮助,往往比顺境中的巨大支持更有价值。比如一位考生考前焦虑失眠,朋友的一句“我相信你”可能比平时的鼓励更让他感动,这种恰到好处的支持,正是“涸鱼得水”的生动体现。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转机往往藏在看似无路可走的地方。我曾见过一位设计师,被客户反复否定方案后,偶然发现对方真正需求是“情感共鸣”,于是完全推翻原有思路,最终用极简风格打动了客户。这种绝处逢生的智慧,或许比等待“水”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涸鱼得水”并不等于被动等待救援。就像沙漠里的植物会把根系扎得更深,人在困境中主动寻找机会,才能更快抓住转机。比如疫情期间,许多实体店转型直播带货,这种主动破局的行动力,才是让“水”流向自己的关键。
生活中处处藏着这样的隐喻: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的一杯热茶,孩子学步跌倒时的一个拥抱,甚至手机没电时借到的充电宝。这些微小却精准的助力,都在重新定义“绝处逢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