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zhōng kěn qìng
成语解释: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繁体字形:深中肎綮
英文翻译:hit the nail right on the head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肯:1.附着在骨头上的肉:中肯。肯綮。2.表示同意:首肯。我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3.助动词。表示主观上乐意;表示接受要求:肯虚心接受意见。我请他来,他怎么也不肯来。
綮:[qìng]筋骨结合处。参见〔肯綮〕[qǐ]同“棨”。
“深中肯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实在——指说话或做事能切中要害,抓住关键。比如工作中,同事A开会时总爱绕圈子,而同事B却能一针见血地说:“其实问题出在流程衔接上,咱们只要优化这两个环节就能省一半时间。”这就是典型的“深中肯綮”。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总能说到点子上?其实这和观察力与经验积累有关。就像老中医把脉,经验丰富的大夫三指一搭就能找到病根。比如社区改造项目讨论会上,王叔指着设计图说:“加装电梯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协调高低层住户的利益。”这种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正是“深中肯綮”的生动体现。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辅导孩子作业时,张妈妈发现孩子不是不会做题,而是读题习惯有问题,于是专门训练审题方法,效果立竿见影。这种找准症结再下药的方式,比盲目刷题高明得多。个人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快速抓住核心的能力愈发珍贵,就像在满屏弹幕中找到关键字幕一样重要。
或许你会好奇:普通人如何培养这种能力?不妨试试“剥洋葱法”。遇到问题时多问几层“为什么”,比如客户投诉送货慢,表层是物流问题,深层可能是库存调配机制需要优化。项目经理老周正是用这个方法,把项目周期从三个月压缩到六周,真正做到了既切中要害又提升效率。
说到底,“深中肯綮”不仅是语言艺术,更是思维方式的体现。就像修剪盆栽,找准该剪的那根枝条,远比胡乱修剪更有价值。当我们在工作汇报、人际沟通甚至自我反思时,试着多问一句“真正的关键点在哪里”,或许就能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清晰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