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
  • shān
  • l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 shān mì lín

成语解释:见“深山穷林”。

成语出处:鲁迅《彷徨·伤逝》:“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深山密林

英文翻译:dense forests in the deep mountains

深山密林的意思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密:1.事物之间距离近;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跟“稀、疏”相对):密植。稠密。紧密。严密。这一带的树长得太密了。2.关系近;感情好:密友。亲密。3.精致;细致:细密。精密。4.秘密:密电。密谈。密约。机密。保密。5.姓。

林:1.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林。竹林。2.林业:农、林、牧、副、渔。3.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民族之林。碑林。

成语评论

提到"深山密林",你会想到什么成语?"藏龙卧虎"这个词再合适不过。记得去年在武夷山徒步时,向导指着云雾缭绕的山谷说:"这山里住着不少退隐的学者,真可谓藏龙卧虎之地。"这让我突然明白,那些看似寂静的山林,往往蕴含着不为人知的精彩。

为什么古人常说"曲径通幽处"?去年秋天我在莫干山竹林漫步时,沿着石板小径七拐八弯,眼前豁然出现一座千年古寺。这种视觉与心境的双重转换,正是成语描绘的意境——看似寻常的路径往往通向意想不到的秘境。

"虎啸山林"真的存在吗?东北虎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告诉我,他们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到成年东北虎的吼声能传播3公里。这种震撼不仅是声音的穿透力,更暗含着生态链顶端的威严,就像职场中真正的实力派,无需张扬自显分量。

最近重读《瓦尔登湖》,对"树大根深"有了新理解。去年台风过境时,小区里新栽的景观树倒了一片,而山里的百年老树却屹立不倒。这让我想到,现代人追求速成的心态,是否也该学学古树的智慧?表面的繁华不如扎实的根基来得可靠。

在浙江丽水的古村落,我见过最生动的"林深见鹿"。清晨薄雾中,野生梅花鹿低头饮水的场景,比任何人工景区都动人。这种不期而遇的美好,或许就是深山给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当我们停止刻意寻找时,真正的惊喜才会悄然显现。

有朋友问我: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关注这些老成语?我想起在秦岭做生态调研时,当地老人用"山高皇帝远"形容偏远地区的发展困境。这些浓缩着先人智慧的短语,就像GPS定位的坐标点,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下次看到城市规划争议时,"毁林造田"这个词会不会让你多些思考?

最近在整理旅行笔记时发现,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山见闻,往往印证着成语的现代价值。上周参观的生态农场,用"伐木丁丁"形容再贴切不过——不是破坏性的砍伐,而是科学间伐时斧斤与树木的合奏。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或许就是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最佳注脚。

深山密林的造句

  1. 造句 第一次到深山密林中探险,我感到又新鲜有趣又恐慌不安。
  2. 造句 在这深山密林中找人,那简直是大海捞针。
  3. 造句 在这深山密林找人,那可是大海捞针。
  4. 造句 那里几乎是深山密林,有些地方没有人走的。
  5. 造句 通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自然不会在深山密林迷路,具备了一些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
  6. 造句 我也看到被深山密林环绕著的祖庙和古代的演技场。
  7. 造句 云南是茶的故乡,这里有四十多个县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8. 造句 现在也只能在深山密林中才偶尔见到牠的芳踪。
  9. 造句 这才脱离了虎尾春冰危机四伏的京城,隐居在深山密林之中。
  10. 造句 深山密林中,则是珍禽异兽的理想王国,现仍有虎、金钱豹、小灵猫、狗獾子、豪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