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
  • shān
  • lǎo
  • l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 shān lǎo lín

成语解释:见“深山穷林”。

成语出处: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深山老林

英文翻译:deep mountains and forests

深山老林的意思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林:1.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林。竹林。2.林业:农、林、牧、副、渔。3.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民族之林。碑林。

成语评论

深山老林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密不透风的树林、雾气弥漫的山谷,甚至还有几分神秘感。但成语“深山老林”到底怎么用?先看个例子:探险队迷路后,误入一片深山老林,四周古木参天,连阳光都透不进来。这里的“深山老林”不仅指地理位置偏远,更渲染了一种与世隔绝、危机四伏的氛围。

为什么用“深山老林”而不是直接说“森林”?答案藏在画面感里。比如写小说时,主角为了寻找失传的草药,不得不穿越一片深山老林——这个词自带“人迹罕至”“原始自然”的暗示,比普通描述更高效地传递出环境的艰险。

再看另一个场景:环保组织呼吁保护深山老林中的珍稀物种。此时成语的用法跳出了文学描写,转向现实议题。老林不仅代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隐喻着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局限。我曾参与过野外考察,亲眼见过这类区域如何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险箱”,这种体验让我更理解成语背后的厚重感。

深山老林是否总与危险挂钩?未必。在乡村振兴的报道里,某村庄依托深山老林发展生态旅游,游客反而被这种原始风貌吸引。这说明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下能传递截然不同的情绪——从恐惧到好奇,从抗拒到向往,全看说话者如何驾驭文字的力量。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现代人用“深山老林”时,往往带着都市视角的疏离感。比如同事抱怨信号差,开玩笑说“这儿简直是深山老林”,实际可能只是地铁隧道。这种泛化使用虽偏离本意,却反映出成语在口语中的生命力。

最后分享个观察:智能手机普及后,地图上再无真正的“未标注区域”,但深山老林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或许它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人们对未知领域的集体想象——既畏惧其神秘,又渴望探索其中隐藏的可能性。这种矛盾心态,或许正是成语历经千年仍被频繁使用的原因。

深山老林的造句

  1. 造句 抗联的战士经常在深山老林里宿营。
  2. 造句 进入不见天日的深山老林之中,使人如临虎尾春冰。
  3. 造句 喜儿怀着深仇大恨,逃进了深山老林。
  4. 造句 他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躲藏于深山老林,从此巢居穴处。但法网恢恢,最终没有躲过应有的惩罚。
  5. 造句 只身去深山老林进行科学考察,要战胜多少狂风恶浪,艰难险阻,你就可想而知了。
  6. 造句 这深山老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看来只好在树上呆一晚上了。
  7. 造句 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这股土匪仓皇失措,连夜逃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8. 造句 他在深山老林里住着,完全与世隔绝了。
  9. 造句 为了躲避官府的横征暴敛,1929年我们全家在深山老林里安了家。
  10. 造句 狮子老虎使深山老林生机勃勃,神出鬼没。雄鹰百鸟使蓝天活力昂然,增色添彩。鱼类水生使大海江河魅力无限,水下舞蹈。保护动物美丽地球,为人类生活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