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zhèng
  • lián
  • j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zhèng lián jié

成语解释: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成语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清正亷潔

英文翻译:Honest and clean

清正廉洁的意思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廉:1.廉洁:清廉。廉耻。2.(价钱)低;便宜:低廉。价廉物美。3.姓。

洁:1.清洁:整洁。纯洁。洁白。2.姓。

成语评论

清正廉洁到底该怎么理解?让我们先看个例子:明朝官员于谦进京述职时,别人带金银珠宝,他只带了"两袖清风"。这个成语生动展现了拒绝贪腐、保持纯洁的精神内核。

为什么廉洁奉公如此重要?北宋包拯审理案件时坚持"铁面无私",即便面对皇亲国戚也公正裁决。这种精神放在今天依然适用——当医生拒绝患者红包,当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学生,都是在践行职业操守的"光明磊落"。

有人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些传统美德吗?某地工程招标现场,负责人坚持"一琴一鹤"的作风,全程公开透明。结果不仅工程质量过硬,更赢得了民众信任。这种正向循环恰恰证明:廉洁不是空谈,而是能创造实际价值的生产力。

个人观察发现,清正廉洁的深层价值在于建立良性生态。就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基层公务员拒绝微腐败,企业家抵制商业贿赂,这些看似微小的坚持,最终会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守住底线,整个系统的运转就会更健康持久。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要求太高,但看看菜市场里那个从不缺斤短两的摊主,看看社区里那个把募捐款项公示在公告栏的志愿者。清正廉洁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渗透在日常选择中的生活态度。当我们把成语里的智慧转化为具体行动,就能让正气在现实中真正扎根。

清正廉洁的造句

  1. 造句 刚正不阿,如墨线过木曲也正;清正廉洁,似明矾入水浊亦清。
  2. 造句 做人求实,工作求质,心系群众,清正廉洁。
  3. 造句 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4. 造句 221.刚正不阿,如墨线过木曲也正;清正廉洁,似明矾入水浊亦清。
  5. 造句 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6. 造句 清正廉洁乃税官本色,阳光办税为税官职责。
  7. 造句 病从口入,腐从贪起;清正廉洁,严以律已。
  8. 造句 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9. 造句 不求高官厚禄,但求清正廉洁;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坦坦荡荡。
  10. 造句 从谏如流,有容乃大;清正廉洁,无欲则刚。

"清正廉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