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zhèng lián jié
成语解释: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成语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录 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员等
繁体字形:公正亷潔
英文翻译:impartial and honest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廉:1.廉洁:清廉。廉耻。2.(价钱)低;便宜:低廉。价廉物美。3.姓。
洁:1.清洁:整洁。纯洁。洁白。2.姓。
说到“公正廉洁”,很多人会联想到包公断案的故事。比如“铁面无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执法者不徇私情——就像足球比赛中裁判看到越位立刻举旗,哪怕犯规的是自己支持的球队。这背后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实是如何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原则性。
有人可能会问:“廉洁是不是意味着完全不讲人情?”其实不然。明代海瑞的故事给了我们启示:他坚持“两袖清风”却懂得体恤百姓,寒冬里将朝廷发的炭火分给孤寡老人。这说明真正的廉洁不是冷漠无情,而是把公共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工作中常遇到的“公事公办”场景最能检验廉洁程度。比如采购部门负责人面对亲戚推销高价商品时,选择公开招标流程,这既符合“光明磊落”的标准,又维护了集体利益。这里的关键在于,制度保障比个人品德更重要吗?数据显示,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能减少80%以上的廉洁风险。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概念正在被赋予新内涵。某地政务大厅去年启用的智能审批系统,全程录像存档且无法修改参数,这种“机器判官”式的设计,既避免人情干扰,又提高办事效率。技术手段的介入,让古老的廉洁理念有了更坚实的落地基础。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菜市场里公平秤的存在,本质上也是“童叟无欺”的具象化表达。当每个人都能随时验证交易是否公平时,整个市场的诚信度就会自然提升。这提醒我们:营造廉洁环境,既需要内在修养,更离不开外部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