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qīng shuǎng shuǎng
成语解释:指整洁干净或清新凉爽
成语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5回:“好是无啥好,不过清清爽爽,倒像是个娘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清清爽爽
英文翻译:Fresh and refreshing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爽:1.明朗;清亮:秋高气爽。神清目爽。2.轻松;舒服:凉爽。身体不爽。3.直率;痛快:豪爽。爽直。4.差错;违背:爽约。屡试不爽。
爽:1.明朗;清亮:秋高气爽。神清目爽。2.轻松;舒服:凉爽。身体不爽。3.直率;痛快:豪爽。爽直。4.差错;违背:爽约。屡试不爽。
“清清爽爽”这个词,乍一听是不是让人联想到凉风吹过脸颊的舒适感?比如:“清晨推开窗户,一阵清清爽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整个人都精神了。”这种描述不仅让人身临其境,还传递了一种简单又直接的愉悦感。
有人可能会问:“清清爽爽只能形容天气吗?”当然不是!比如朋友之间关系简单真诚,也能用这个词:“他俩的友情清清爽爽,没有利益纠葛,只有互相支持。”这里不仅点明了关系的纯粹,还带出了一丝对人际交往的思考——复杂世界里,简单反而成了“稀缺品”。
再举个例子:整理房间时,“把杂物归置整齐,桌面清清爽爽,工作效率都提升了”。这背后其实藏着心理学逻辑——环境整洁能降低大脑的认知负荷。你看,成语用对了场景,既能传递画面感,又能引发更深层的讨论。
生活中有些场景特别适合“清清爽爽”。比如夏天喝冰镇柠檬水:“吸管插进玻璃杯,清清爽爽的酸甜味瞬间驱散了暑气。”这种描述不仅激活了味觉记忆,还暗含了对生活小确幸的珍视。有人觉得“清爽”是种审美选择,我倒觉得它更像一种生活态度——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学会做减法反而需要智慧。
最后要提的是,语言表达和穿衣风格也有共通之处。就像“白T恤配牛仔裤,看似简单却清清爽爽永不过时”,好的表达不需要堆砌辞藻,关键在于精准传递核心感受。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文字看似平淡,却让人念念不忘——因为它们像山泉水一样,清透中带着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