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qīng chǔ chǔ
成语解释:清晰明白有条理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十分清晰
繁体字形:清清楚楚
英文翻译:Clear and clear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楚:1.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2.痛苦:苦楚。3.清晰;整齐:清楚。衣冠楚楚。4.周朝国名(?—前223)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带。为秦所灭。5.朝代名。十国之一(907—951)。马殷建立。建都长沙,后为南唐所灭。
楚:1.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2.痛苦:苦楚。3.清晰;整齐:清楚。衣冠楚楚。4.周朝国名(?—前223)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带。为秦所灭。5.朝代名。十国之一(907—951)。马殷建立。建都长沙,后为南唐所灭。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短短几个字就能传递丰富含义。比如“水落石出”常被用来形容真相大白,例如:“经过警方调查,案件终于水落石出”。这个成语源自自然现象——水位下降后,水底的石头自然显露,比喻事情经过时间推移或努力后变得清晰。
为什么有些成语能让人感觉“清清楚楚”?因为它们往往用具体事物比喻抽象概念。像“一目了然”用“看一眼就明白”的视觉体验,描述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比如老师把解题步骤写在黑板上说:“这样排列,大家应该一目了然了吧?”画面感瞬间让理解难度降低。
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结合生活场景的成语更容易被记住。比如同事解释工作方案时说:“咱们把任务分成十个小项,这叫‘分门别类’。”这种将成语与具体工作结合的用法,既清晰又有说服力。
如何避免成语使用不当?关键在理解本源含义。曾有人误用“空穴来风”表示“毫无根据”,其实它本意指“事出有因”。就像新闻报道说:“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公司确实在筹备新项目。”这时正确用法反而能增强表达的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的生命力在于活用。现代人用“板上钉钉”形容确定无疑的事,比如:“项目通过审批已是板上钉钉”。这个原本指木匠工艺的词汇,在新时代被赋予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充满时代气息。
观察日常交流会发现,清晰表达的核心不在于用词复杂,而在于准确传递信息本质。就像“拨云见日”这个成语,既描绘云雾散去的自然景象,又精准传达出解除困惑的豁然开朗感。下次遇到需要强调清晰度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些经过千年淬炼的语言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