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huī
  • lěng
  • z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huī lěng zào

成语解释: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一折:“空滴滴,清灰冷灶谁曾惯,黑漫漫苦海无边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无法吃饭

繁体字形:清灰冷竈

英文翻译:deserted

清灰冷灶的意思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灶:1.生火做饭的设备:灶台。煤气灶。2.指灶神:祭灶。

成语评论

清灰冷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形容的是长期无人打理、冷清破败的场景。比如老张回乡探亲时,发现老屋门口杂草丛生,厨房里铁锅生锈,蜘蛛网挂在墙角——这不就是典型的“清灰冷灶”吗?这个画面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曾经热闹的地方会变得如此萧条?

换个角度看,城市里的老书店或许能成为另一个案例。玻璃橱窗积着厚厚的灰尘,书架上的书籍边角卷起,收银台前的日历还停留在三年前的日期。这样的场景不是恰好对应了“清灰冷灶”的意境?不过有趣的是,最近有些年轻人开始自发整理这类空间,给它们注入新活力,这让我联想到:冷清的表象下是否都藏着复苏的可能?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实体空间吗?其实未必。就像某个曾经活跃的线上社区,随着核心成员的离开,讨论区最后发帖日期停留在五个月前,新用户点进来只能看到满屏的过期信息。这种数字空间的荒芜状态,同样能套用“清灰冷灶”来形容。这提醒我们:不论是实体还是虚拟场所,都需要持续的经营维护。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被时间按下暂停键”的场所。比如疫情时期被迫关闭的餐馆,桌椅整齐却蒙着防尘布,冷藏柜里空荡荡的。但有意思的是,很多店主在歇业期间重新规划菜单、升级设备,反而在恢复营业后焕发新生。这或许说明,“清灰冷灶”只是某个阶段的定格画面,未必代表最终结局。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时,不妨多些观察和思考。街角那家贴着转让告示的奶茶店,小区里闲置的快递柜,甚至是手机里半年没打开过的健身APP——这些现代生活中的“清灰冷灶”,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变化的故事。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这些场景里读出改善的契机,就像春天总能融化冰雪那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