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ǒ jìn huī lěng
成语解释:比喻权势消失。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日火尽灰冷,暖气何在?当冻尸裂体、弃骨沟睿中,祸不远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火儘灰冷
英文翻译:It's all grey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火尽灰冷”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烧完的篝火余温散尽,只剩下一地凉透的灰?它常用来形容热闹或激烈的事情结束后,一切归于平静,甚至带点冷清的状态。比如朋友聚会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结束后各自回家,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那种感觉或许就是“火尽灰冷”。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具体场景里吗?”其实不然。比如最近小王创业失败,团队解散后办公室空荡荡的,他站在窗前说:“现在真是火尽灰冷,但说不定明年又能点把新火。”你看,这里既描述了现状,又暗含了重新开始的希望。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社区里连续三天的夜市结束了,原本飘着烤肉香气的街道变得格外安静,只剩下几个环卫工在清扫垃圾。李阿姨边收摊边感慨:“这热闹劲儿一散,倒真有点火尽灰冷的味道。”这种对比让成语的意境更立体了。
为什么人们喜欢用这个成语呢?或许因为它巧妙地抓住了“热烈”与“冷却”的转换瞬间。就像烧红的木炭逐渐变暗的过程,既有视觉冲击,又带着时间流逝的哲思。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常说要“逃离喧嚣”,可当真置身寂静时,反而怀念热闹——这种矛盾心态,用“火尽灰冷”来形容格外贴切。
个人看来,这个成语其实藏着积极暗示。灰烬虽然冷却,但意味着能量已经释放完毕,就像春耕前的休整期。去年我们项目组熬夜赶工三个月,结束后大家累得连庆功宴都取消了。但正是那段“灰冷期”,让我们沉淀经验,两个月后带着升级方案卷土重来。所以啊,灰冷不一定是终点,也可以是新阶段的起点。
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不妨换个角度想:火尽灰冷后的空旷,或许正适合播种新想法。就像烧荒后的土地最肥沃,暂时的冷却可能正在为下一次燃烧积蓄能量。毕竟生活不是永动机,有张有弛才符合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