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cí lì jù

成语解释: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成语出处: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繁体字形:清詞麗句

英文翻译:lucid and elegant style

清词丽句的意思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词: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丽:[lì]1.好看;美丽:壮丽。秀丽。风和日丽。2.姓。3.附着:附丽。[lí]1.丽水(Líshuǐ),地名,在浙江。2.见〖高丽〗。

句:[jù]1.句子:语句。词句。造句。2.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写了两句诗。[gōu]高句丽(Gāogōulí),古族名,古国名。也作高句骊。又人名用字,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也作句践。

成语评论

清词丽句”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比如:“她的文章里满是清词丽句,读起来像春天的溪水一样流畅。”这里用自然景象比喻文字的美感,让读者瞬间联想到清新灵动的画面。

有人可能会问:“清词丽句和华丽辞藻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他用清词丽句写家书,用华丽辞藻作演讲。”前者侧重自然真挚的表达,后者更强调修饰与气势。就像棉布长裙和刺绣礼服,适用场景不同。

成语“字字珠玑”常和清词丽句搭配使用。试看这个句子:“这份手稿虽未完成,但字字珠玑,清词丽句随处可见。”这里将文字比作珍宝,强化了优质内容的价值感。好比在沙滩捡贝壳,突然发现一颗珍珠时的惊喜。

为什么现代人还要学这些“老派”成语?观察这个例句:“短视频文案中穿插清词丽句,就像给快餐加了有机蔬菜。”传统表达方式能提升内容的质感,尤其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精准的语言如同指南针,帮读者快速抓住重点。

有个有趣的发现:清词丽句常出现在矛盾情境中。比如:“战火纷飞的年代,诗人仍在日记里写下清词丽句。”这种反差如同废墟里开出的野花,凸显人性对美好的本能追求。文字在这里不仅是工具,更是精神避难所。

若想在生活中运用这类成语,可以试试:“给孩子读绘本时,那些清词丽句像星星落进他们眼里。”这种具象化描述,比单纯说“语言优美”更有感染力。毕竟好文字不仅能传递信息,更能播种想象的种子。

最后思考:清词丽句是否必须出自文人墨客?看这个例子:“老农描述丰收时说‘稻穗弯腰笑,秋风送金来’,谁说这不是清词丽句?”真正的好文字源自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就像山泉水不需要加工就自带甘甜。

清词丽句的造句

  1. 造句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2. 造句 他以清词丽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境界,在唐末诗坛上具有重要意义。
  3. 造句 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4. 造句 都是清词丽句,她却浑然不觉,因为她在教会学校念书,受新式教育,喜欢跳舞骑马看电影这些新鲜玩意,对昆曲没有半分了解。
  5. 造句 女貌郎才琪花瑶草螓首蛾眉清词丽句清辞丽句。
  6. 造句 最最朴实的文字,或许没有清词丽句,却能存在煦色韶光……
  7. 造句 其中清词丽句数不胜数,深为论者所叹赏。

"清词丽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