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cí lì jù
成语解释:见“清词丽句”。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道墟图诗序》:“读其诗,摹写物情,颂美祖德,称述土风,清辞丽句,时时错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繁体字形:清辭麗句
英文翻译:Diction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丽:[lì]1.好看;美丽:壮丽。秀丽。风和日丽。2.姓。3.附着:附丽。[lí]1.丽水(Líshuǐ),地名,在浙江。2.见〖高丽〗。
句:[jù]1.句子:语句。词句。造句。2.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写了两句诗。[gōu]高句丽(Gāogōulí),古族名,古国名。也作高句骊。又人名用字,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也作句践。
清辞丽句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同事小李做项目汇报时,把枯燥的数据编成了押韵的顺口溜:"用户增长如春笋,转化率似夏阳",原本打瞌睡的老板突然直起腰板掏出手机录像。这就是清辞丽句的魅力——让平凡的事物披上语言的霓裳。
有人问:这成语和"字字珠玑"有何不同?好比说《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是清辞丽句的典范;而《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也"则属字字珠玑。前者是山涧清泉叮咚作响,后者像玉石相击铿锵有力。
上周逛菜市场,听到卖菜阿姨吆喝:"青椒红椒灯笼椒,炒菜香得神仙跳",围观群众笑着掏钱。这让我想到,清辞丽句不该束之高阁,市井烟火里也能开出语言艺术的花。记得大学老师说过:"好文字就像青花瓷,既要有白底的朴实,也要有钴蓝的精致。"
有人担心堆砌辞藻会显得做作?其实关键在于自然流淌。就像李清照写"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看似工巧却浑然天成。现代人写朋友圈文案,若能用"晨跑时露珠在草尖跳街舞"替代"早上跑步看见很多露水",既鲜活又不刻意。
最近帮邻居小孩改作文,把"太阳下山了"改成"夕阳给云朵镶上金框",小家伙眼睛发亮地说:"原来文字可以当颜料用!"这让我更确信,培养语言美感应该从娃娃抓起。毕竟在这个短视频当道的时代,文字的魅力反而显得愈发珍贵。
有位程序员朋友开发了诗词生成器,输入"加班"能输出"代码如星河璀璨,bug似朝露易晞"。这种跨界碰撞恰恰证明,清辞丽句不是文人的专利,而是植根于生活体验的语言魔术。下次遇到难沟通的甲方,不妨试试用诗意的比喻代替专业术语,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