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n fù yí tuán
成语解释:一肚子弄不清的疑问。指很多弄不清的问题。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繁体字形:滿腹疑團
英文翻译:full of doubts and suspicions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拟”,比拟。
团:1.圆形的:团扇。团脐。2.团子:汤团。3.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团泥球。团纸团儿。团饭团子。4.成球形的东西:纸团儿。棉花团儿。5.会合在一起:团聚。团结。6.工作或活动的集体:主席团。文工团。代表团。参观团。7.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8.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10.姓。
小明刚入职新公司时,满腹疑团得像揣着十万个为什么。早上主管说“我们团队要用敏捷模式推进”,他憋到午休才开口:“王哥,敏捷到底怎么操作?是不是每天都要开马拉松会议?”这种既困惑又渴望理解的状态,正是成语最鲜活的写照。
有人问:满腹疑团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其实是“已知信息”和“行动方向”的断裂。就像朋友突然说“今晚聚餐取消”,你既不知道是餐厅倒闭还是有人生病,更拿不准该继续加班还是另做安排。这种认知断层会触发人类本能的探索欲——毕竟谁都不想当蒙眼走路的人。
上周邻居李奶奶的故事很有意思。她拿着智能手机满腹疑团地来找我:“小张啊,这拼多多砍价到底是真能省钱,还是新型诈骗?”我们花了半小时研究活动规则,发现关键在“概率性优惠”这个商业逻辑。这提醒我们:现代社会的信息迷雾,往往需要借助工具理性来拨开。
比起近义词“疑神疑鬼”,满腹疑团少了些负面猜测,多了求知善意。就像孩子拆闹钟时闪着光的眼睛——他们不是怀疑闹钟有鬼,而是迫切想理解齿轮转动的奥秘。这种状态在科研领域尤其珍贵,很多重大发现都始于学者们对矛盾数据的困惑。
我常觉得,当代人其实比祖先更容易满腹疑团。每天接触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十年所见,但信息茧房又让我们像拿着藏宝图却找不到起点。或许保持适度的困惑感,反而能成为对抗思维僵化的疫苗。毕竟,当人工智能都能写诗了,人类最珍贵的可能正是这份对未知的执着。
下次当满腹疑团的感觉来袭,不妨试试“剥洋葱法”。就像处理快递层层包装:先确认外层的物流信息是否准确,再检查中层的产品说明,最后核验内在质量。系统化拆解不仅能缓解焦虑,还可能发现商家附赠的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