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àn guān wū lì
成语解释:贪污腐化的官吏
成语出处: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贪官
繁体字形:濫官汙吏
英文翻译:covetous and corrupt officers
滥:1.泛滥。2.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宁缺勿滥。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污:1.浑浊的水,泛指脏东西:粪污。血污。去污粉。2.脏:污水。污泥。3.不廉洁:贪官污吏。4.弄脏:玷污。污辱。
吏:1.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吏。2.旧时泛指官吏:大吏。酷吏。3.姓。
“滥官污吏”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古装剧里的台词,但放到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举个例子:某地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扶贫资金悄悄挪作他用,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民拿不到补贴。这种“吃着公粮却挖公家墙角”的行为,正是典型的滥官污吏作风。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有滥官污吏吗?”其实,只要存在权力监管漏洞,这种现象就可能滋生。比如去年某市曝光的工程招标黑幕,几个负责人私下串通,把项目高价承包给亲属公司,最终豆腐渣工程害苦了老百姓。这种行为看似隐蔽,实则是旧瓶装新酒的权力滥用。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老百姓对滥官污吏深恶痛疾?我曾听村里老人说:“贪官就像田里的蝗虫,吃着青苗还留下烂根。”这种比喻很形象——他们不仅损害公共利益,更会破坏社会信任。就像前些年某地水库维修款被克扣,结果暴雨时堤坝崩塌,这种教训让人痛心。
有人疑惑:“难道制度管不住这些人?”从个人观察来看,近年来电子政务、财产申报等阳光政策确实增加了腐败成本。比如某省推行的工程项目全流程追踪系统,就让“暗箱操作”变得困难重重。技术手段配合制度完善,正在织密防贪治腐的天罗地网。
最后想说的是,识别滥官污吏其实有迹可循。当他们开口闭口“按规定办”,手上却总在“灵活变通”;当公共项目总是“意外超支”,而民生改善始终“正在研究”,这些信号就像红绿灯一样明显。重要的是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相信清风正气终将吹散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