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ān guān wū lì
成语解释:贪赃枉法的官吏。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貪官汙吏
英文翻译:corrupt officials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污:1.浑浊的水,泛指脏东西:粪污。血污。去污粉。2.脏:污水。污泥。3.不廉洁:贪官污吏。4.弄脏:玷污。污辱。
吏:1.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吏。2.旧时泛指官吏:大吏。酷吏。3.姓。
说起“贪官污吏”,大家总想到那些利用职权谋私利的人。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某地河道工程拨款被层层截留,最终豆腐渣工程害得百姓家破人亡,这不正是“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鲜活写照吗?
有人会问:贪官污吏为何屡禁不止?其实就像烂苹果会传染整筐水果,当权力监督存在漏洞时,私欲膨胀者便有机可乘。明朝海瑞抬棺谏嘉靖的故事告诉我们,清正廉洁的官员始终是百姓心中的明灯。
换个角度看问题:普通人遇到贪腐能做什么?去年某市居民通过政务平台举报街道办主任吃拿卡要,三个月后纪委介入调查。这说明新时代的监督渠道正在拓宽,普通人的手机也能成为反腐利器。
个人认为,贪腐就像慢性病,需要制度建设的"疫苗"和群众监督的"抗体"。最近看到社区公告栏贴着村干部的公务消费明细,这种透明化管理就是很好的预防措施。阳光照到的地方,蛀虫自然无处藏身。
最后不妨思考:历史长河中的清官为何被代代传颂?包拯的虎头铡、狄仁杰的明察秋毫,这些故事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们传递着朴素而永恒的期待——无论何时何地,正义终将战胜贪婪。今天的监察体制改革,何尝不是这种期待的现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