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 z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ī lù yán zhū

成语解释:见“滴露研珠”。

成语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品诗》:“滴露研朱非草草,从容鉴定庶无尤。”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批改书籍

繁体字形:滴露研朱

英文翻译:Dilu Yanzhu

滴露研朱的意思

滴: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水穿石。汗往下直滴。2.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上几滴油。3.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汗滴。水滴。4.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滴汗。两滴墨水。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研:[yán]研究:钻研。研习。[yàn]同“”。

朱:[zhū]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 昭通县境。后立为郡。

成语评论

滴露研朱”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雅,但它背后藏着什么深意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人做事极其细致,就像用露水研磨朱砂一样小心翼翼。比如,一位老教授整理古籍时,会逐字校对,连标点符号的粗细都要反复确认,真可谓“滴露研朱”般的严谨。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露水研磨朱砂?其实这里有个冷知识:古代文人认为,晨露纯净无杂质,用它调制的朱砂颜色更鲜亮,且不易褪色。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成语的核心精神。比如现代设计师修改海报时,会为1%的色差调整十几次,这和“滴露研朱”的执着如出一辙。

在职场中,“滴露研朱”的态度往往带来意外收获。某次公司竞标,小李因为多检查了两遍数据模型,发现小数点后三位的计算误差,最终让团队拿下项目。这种看似“较真”的行为,其实是对专业精神的致敬。就像古人用露水研墨,现代人也需要这份沉得下心的定力。

有趣的是,这种精细化的态度正在回归。我注意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学习书法、茶道等传统技艺,他们研磨墨锭时的专注神情,仿佛重现了“滴露研朱”的场景。或许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反而更需要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来平衡生活。

最后想说的是,精细不等于钻牛角尖。就像研磨朱砂需要掌握水量和力度,现代人追求细节时也要懂得把握分寸。毕竟,真正的专业精神,是既要有显微镜般的观察力,也要有望远镜般的全局观。

"滴露研朱"的相关成语